潘石屹说“房地产时代已经变了”!冯仑:买房要有聪明的安排

2019-09-02     私家视角

“如果是刚需,比如要结婚生子,或者说手里有钱,想要安顿下来,买个房子自己住,那什么时候买房都对。”

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上,冯仑(万通集团主席、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与王功权、刘军、王启富、易小迪、潘石屹并称“万通六君子”)在谈及一线城市房子究竟该不该买的时候,他表示,如果是投资,作为资产配置,我认为目前还是应该慎重。如果你非要去投(chao)资(fang),他的建议是可以去多看看二三线城市,算一算那里的收入和就业等情况再做决策。

买房对老百姓无疑是一件大事,因为牵扯到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养儿育女和养老等各种诉求,另外,一套房子很可能会给一个家庭的两三代人带来财务压力,所以,不能不慎重,不可不慎重对待。

而行业人士的意见也往往能给买房者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实际上,冯仑对2019年买不买房这件事,早就明确表态过。

在年初的脱口秀节目中,他曾说过“有钱就买,没钱就不买。”(如果是捡的钱就买房,如果是挣得钱暂时别买房)

而他的老朋友潘石屹也说过,“中国的房地产时代已经变了”。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房地产一直就是在一个上升通道中,在这些年里,是可以闭着眼睛买房的,在一两年前,做房地产的基本都是首富、富豪的代名词,在社会上备受羡慕嫉妒恨。(看看2006-2009年的《蜗居》也可以有清晰的感受)

四十年来,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从人均 1.8 平米增长到了人均 35 平米,当到了现在这个点上,冯仑认为,房地产行业开始加速进入后开发时代。

所谓后开发时代,也意味着全产品线、全价值链、全商业模式的改变,而不仅仅是拿地盖楼,由此,7万家住宅公司也可能是减少三分之二。

“人口在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是特别完善,人均 GDP 不是很高,五六千美金,这样的城市,其最好的地段还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对于买房,冯仑的意见是看城市,看地段,看价值潜力。而潘石屹则更看好一线城市,他曾表示SOHO中国将把重点放在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项目,特别是一些繁华地区和商业中心。

冯仑还说买房不要被房子所绑架了生活,一定要量力而行,也就是说你的财力只能买100平米的,那就没有必要买150平米的,当房贷支出超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时,必然伤害生活质量,这是很痛苦也是很不划算的。

“其它投资不如买房”是5年前的逻辑,现在如果再靠杠杆、抵押去买房,如果市场出现变化,风险还是很大的。冯仑认为,在买房、卖房之外,生活应该有新的可能性。他说,要把买房和自己正常的生活、事业发展做一个聪明的安排,但怎么才算是聪明的安排呢?冯仑举了一个例子:

我昨天和公司的一个员工算帐,他的房子 80 平米,值 500 万,房贷每个月 1 万。他说是不是要换一个大房子?我建议他卖了房子,把 200 万贷款还了,还剩 300 万。每个月减少 1 万的房贷,那么就等于是多了 1 万的收入。拿这个去租房,肯定比现在的 80 平米房子大。手里还有 300 万现金。两年以后,可能在北京用 300 万入市按揭,可以买 150 平米的房子,那么就没有压力了。

很多人都关心下一步房子的价格走势,但这实在也没法。。说,是吧。

但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也可以看看最近的行业动向。

土地对城市的财政贡献是多少?卖地的钱被用在了哪里?土地起拍价为什么要永远比上一次要高?

有的城市投入土地较多,但房价也很旺,是什么原因?如杭州。

如果你想明白了这几个问题,那么你基本就清楚了当地城市下一步的房市趋势了。事实就是这样,有些东西看起来眼花缭乱,但实际上越大的东西越是简单的逻辑。

还有就是看看房地产企业的动态,造车的,转型的,去地产化、改名的,卖资产的,高喊“活下去”的,还有发动全员卖房的(回头再看富力当年跟万达的交易,令人唏嘘啊)。

有人说,房地产今后不是以住宅为核心,而是以美好生活为核心。

但我们普通人买房要知道两件事,一个是买房的时机和地段,一个是房子的质量问题。实际上,深圳罗湖某楼房倒塌之事就给我们提了个醒,还记得王石那个论断吗:房子寿命只有30年是事实。

而从任正非、董明珠、曹德旺等企业家也对房地产行业的虹吸效应表示了忧心,话说现在社会的英雄终于不是房地产首富了啊。

历史有周期(养猪也是啊。。。),房地产确实不会一直上升,但你也要知道历史的进程相对于人的寿命来说,是很漫长的,至于如何抉择,如何聪明的安排自己的资金和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

最后,希望我们的选择不仅仅是靠运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lHf9mwBJleJMoPMEZs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