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有108位英雄好汉,为什么必须是宋江做老大?终于明白了

2020-02-22     私家视角


从小就喜欢看《水浒传》,其中最喜欢的英雄好汉是武松和鲁智深,因为他们武功高,性格豪爽,能行侠仗义,随心所欲。

《水浒传》中最不喜欢的人物有林冲和宋江,前者活得太憋屈,后者则太平庸,他文不如吴用,武不如卢俊义,全靠江湖名声才坐上了梁山108条好汉的头把交椅。

但30年后,经过社会大学的洗礼,有过创业的磨练,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梁山那么多好汉却必须是宋江做老大了。

第一,宋江“美名远扬”。

“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

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期间创出了很大的名声,他结交江湖好汉,最喜欢仗义疏财,救人危难,而且他为人至孝,江湖号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

没有起错的外号。从古至今,做大事的人都讲究“以德服人”,宋江当时的社会环境最讲究的就是孝道和义气,做好这两点,那就站上了道德制高点,塑成了金身。

企业有自己的品牌,个人有自己的名声,而宋江经营自己的名声、品牌又何止一日?他在江湖上的好名声是他多年来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宋江家里虽然是个小地主,他哪里来的很多钱去结交江湖好汉?

第二,宋江有心计有手腕。

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之后,因为白胜赌钱而败露,观察何涛去找宋江密谋抓捕晁盖。宋江假意答应后飞快地去给晁盖告密,救了晁盖等人。

宋江对着何涛心里想的是,“晁盖是我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可他跟何涛嘴上却说,“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看宋江从容应对差人和知县,确实权术过人。

然后晁盖上梁山,派刘唐给宋江送黄金,以谢救命之恩。

小时候看《水浒》,觉得宋江够义气,可宋江所为实际是玩忽职守啊。猫本来是抓老鼠的,官本来是要抓贼的,结果宋江却给强盗做了铁哥们。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宋江绝对不是个简单的讲义气,他在江湖扬名,其目的并不纯正。从某种意义上,他跟西门庆那种人有些相似,两人都人借助官府势力谋财,而宋江所求更大,谋财之外他还要求名。

第三,宋江有做大事业的心志和追求。

《水浒传》 第三十九回,宋江独自在浔阳楼上喝酒,在沉醉中寻思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

由此可见他想要建功立业的志向。而其后他又题写反诗,“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所谓酒后吐真言,宋江其实是给自己谋划了两条路,一个是在官场有所作为,一个是在江湖上创出事业。

实际上,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宋江不管是做官还是占山为王,都是为了一个“权”字,就是到了梁山之上,他心心念的依然是朝廷和皇帝。

宋江知道一个道理,聚集人容易,难的是让这些人“师出有名”,所以梁山的旗号是替天行道,这就给强盗的杀人放火提供了正义性,后来又树立了“顺天护国”的旗号,这就是给强盗身份洗白了。

梁山108条好汉,大都是江湖上的英雄好汉,你看武松调戏开黑店的孙二娘就知道江湖中人没有几个傻子。

而宋江的本事不在于武功,最关键的是他有“大义的名分”,不管是上梁山之前的名声,还是上梁山之后的树旗号,都说明宋江占据了人心,梁山必须是由他坐第一把交椅。

再就是宋江会用人,杨雄、石秀上山时晁盖要杀他们而宋江救人,事实上,在一群武功高强的好汉中,只有宋江能包容、驾驭群雄。

所以,宋江有名有大义得人心能用人,尽管相貌武功都平庸,但只能是他做老大。因为他是梁山的“魂”。对企业来说,老板的志向就是企业的愿景,一个没有梦想和文化价值观的企业是缺少“魂”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LNtM3EBiuFnsJQVeEu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