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绢丝和A100天丝混纺超高支纱生产实践

2022-05-25     中国纱线网

原标题:技术 | 绢丝和A100天丝混纺超高支纱生产实践

一、原料和纱线规格

我们对所使用的纤维进筛选检测指标,最终确认绢丝为一级绢丝条,规格为1-1.7dtex×40mm,A100天丝规格1.25dtex×38mm,纤维混纺比例:绢丝30/A100天丝70,所纺纱线规格7.38tex.

二、纺纱工艺流程

在生产中由于绢丝很难单独成卷且混纺占比少,因此选择池混方式,保证纤维的混纺比例,确保纤维均匀分布。

工艺流程:绢丝的预处理FA1001圆盘抓棉机FA029多仓机FA1131清花机A186G型梳棉机FA316A型并条机FA497粗纱机TH518型细纱机赐来福络筒机

2.1 原料养生处理

由于绢丝过于柔滑、细软,且存在明显的静电现象,纺纱生活比较难做,对原料抗静电处理的要求很高特性,为了严格控制混纺比例,使原料充分混合,纱线光泽一致,并确保织物的独特性,需要在生产前对其进行人工预处理,主要减少生产中的静电积聚,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达到防静电效果。因此我们对绢丝进行预处理,将绢丝条切割到我们所需要的长度,把抗静电乳液和温水按照15:1比例搅拌均匀,均匀喷洒在纤维表面,根据季节不同进行养生处理,夏季放置24小时,其它季节放置48小时,使纤维均匀吸湿、充分渗透,可提高纤维的可纺性。

图1 绢丝预处理

2.2 减少清花工序对纤维打击

由于化纤类纤维无杂质,天丝刚性大、表面光滑,易于分梳,但易脆断,梳理过度易短绒过高的特点,开清棉工序强调“轻打,多梳,少落”的工艺原则。抓棉过程削高填平,原料批铺放密度保持一致,保证抓取均匀在。降低各个打手速度,减少纤维损伤和落棉。为提高圆盘抓棉效率,抓棉机下降动程控制在2mm,开棉机使用豪猪打手,速度降至400 r/min,适当放大打手与尘棒间的隔距。棉卷米重320g/m,棉卷长度45m,棉卷米重不匀率控制在1.2%以内。由于绢丝比例较少,一遍清花很难混匀,因此清花工序需要混两遍,要严格控制卷重不匀及伸长率。

由于纤维光滑容易产生静电,需要在成卷时加入两根同配比纤维的生条,保证棉卷分层清晰,避免退卷时黏卷。天丝刚性大光滑,为了保证后工序的顺利生产,采用包卷布将棉卷进行包裹,一是防止棉卷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二是防止水分和油剂的挥发。

图2 棉卷包裹

2.3 生条充分梳理

为了使纤维充分伸直并保持一定的分离度,将纤维梳理成单纤维状态,既保证绢丝的充分伸直又不损伤天丝纤维。梳棉工艺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少损伤,柔性分梳”合理控制锡林和刺辊的速度,保持刺辊的清洁和锡林的梳理状态,避免因纤维过度梳理造成损伤。由于纤维光滑刚性大,梳理过程短绒多,纤维间抱合力小,静电大,为了改善生条条干,牵伸张力应该偏小控制,降低刺辊锡林速度,提高盖板速度把短纤维梳理出来。保证棉条通道的清洁,减少棉条与器件之间的摩擦,做好清洁工作,规范操作,控制棉结粒数,保证棉网的清晰度以及棉网质量。

2.4 保证并粗生活稳定

由于纤维刚性大过于光滑,防止纤维过度牵伸造成纤维损伤短绒增加,因此采取两道并条工艺。纤维光滑,纤维间的静电会使纤维蓬松,包合力小,纤维与纺织器件之间也容易产生静电,导致纤维缠罗拉皮辊,末并出现反花落白,导致条子带入疵点。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湿度达不到的话,可以采用加湿器进行局部加湿。做好清洁工作,适当降低车速,保证集束器喇叭口等纺纱通道光滑无毛刺。严格控制末道并条的重量,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0%以内,有利于粗纱短片段不匀的改善。

为了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和分离度,粗纱设置合理的工艺参数,合理的粗纱捻系数和干定量有利于改善粗纱条干的不匀。采用小的隔距块,增加摇架压力,有利于加强对牵伸区浮游纤维的控制。通过调整粗纱的成型和张力,减少粗纱的意外牵伸。

2.5 减少细纱工序断头

为保证成纱质量,提高条干均匀度,钢领采用1/2钢领,钢丝圈用进口1/2钢丝圈,异型管盖片采用较常规偏小规格的,钳口隔距偏小掌握,使用带压力棒隔距块,加强对纤维的控制,以不出硬头为宜。皮辊容易粘花,可以加上绒辊起到清洁作用,保持牵伸通道的清洁。

由于纱支较高,细纱车速偏低掌握保证细纱生活稳定。

2.6 确保筒纱质量

为了防止毛羽的恶化,要控制好络筒速度,保证纱线通道内的所有元件完好光洁,避免纱线在运动过程摩擦、产生静电,导致纱线毛羽增加。在保证筒纱成型良好的前提下,注意筒纱张力调整,车速偏低掌握。采用乌斯特QUANTUM3光电式电子清纱器,重点对纱线细节进行监控,此外还要提高捻接器的捻接效率,保证接头质量。

三、纱线主要质量指标

我们对绢丝/兰精A100天丝30/70,7.38tex纱线的主要质量指标进行测试,主要成纱质量指标如表。

四、结语

关于绢丝和天丝混纺纤维生产中,主要解决纤维的静电性和在生产中因损伤产生的短绒,在前纺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纤维保护,减少损伤。控制好各工序的相对湿度,加强生产管理,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配置,从多个方面入手降低纱疵,使成纱质量指标能达到较好水平,纺织出满足客户需求的纺织用纱,且成品面料的风格也能达到客户要求。

作者:张作民 青纺联(枣庄)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END

向微信后台发送“行情”,获取最新行情

向微信后台发送“加群”,邀请您加入300个纺织群

向微信后台发送“招聘”,获取招聘信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fd7d4acba59189692212d1845d230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