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妈妈群里有小伙伴提到这样的问题:前段时间,我家孩子脸上长了几个小白点,晚上睡觉也老磨牙。
我婆婆说这是肚子里有虫,让给孩子买点打虫药。
我到药店问了下,卖药的人说白色的斑块确实有可能是虫斑。如果孩子食欲也不好,肛门瘙痒,还有肚子疼的话,八九不离十就是有虫。
随后,她递给我一盒药,然后特别交代了一句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吃。不要多吃,会有副作用。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人经常给买打虫药。好像叫宝塔糖,一块钱11个。而且颜色也很好看,有粉色,也有黄色。
再加上吃起来甜甜的,我一直以为这就是糖果。每次只要肚子难受,我妈就会从玻璃瓶子里掏出一颗,递给我。
吃完以后,拉出的便便里会有活的白色虫子,简直是既恶心又吓人。
那时候,好像很多小孩都会吃这种打虫药,说明它的效果肯定很好,为啥现在药店却很少见到呢?
……
今天,咱们就来简单叨叨一下这个问题。
很多人记忆中的宝塔糖,是一种驱虫药,在几十年前确实风靡一时。
不过这也是有时代背景的,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卫生习惯也不好,没有意识到饭前便后要勤洗手。
尤其是孩子,经常都是玩耍之后,就直接用小脏手去吃东西。于是,很多细菌就会被吃进肚子里。从而滋生出寄生虫,较为常见的是蛔虫。
毫不夸张地说,在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每家每户的孩子,肚子里都会有蛔虫。
由于寄生虫病的感染率特别高,是危害很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于是,国家就想办法从前苏联引进了蛔蒿种子,打算做成药。
但蛔蒿的味道比较苦,所以制药的厂商就加入了蔗糖等配料。而且还细心地做成彩色的宝塔形状,像糖果一样。
1979年宝塔糖在全国普及,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由于当时没有糖果,不少孩子一直将宝塔糖当成糖果吃。
1985年由于蛔蒿绝种,第一代宝塔糖就销声匿迹了。
也就是说,不少85后记忆中的宝塔糖,主要成分早已不是植物制品,而是磷酸哌嗪。
其实,这种宝塔糖并没有消失。现在某宝上,还有商家在卖。只不过效果、口感和价格都完全没法和以前比。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宝塔糖很少见到?
寄生虫病感染率低
一个主要原因是现如今,人们的卫生习惯越来越讲究,感染寄生虫的概率明显降低。所以,很少会有人提到打虫药。
有其他替代品
目前市面较为常见的驱虫药叫肠虫清,主要成分为阿苯达唑,对多种寄生虫病都有效。
这种打虫药的原理是将寄生虫饿死,虫体崩解后会随着便便排出体外。也就是说不会再看活生生的虫子。
所以,就算孩子肚子里有虫,人们也倾向于选择这种打虫药。
既然没有市场,那么宝塔糖注定要被慢慢淘汰。亦或者作为人们的童年回忆,少量存在。
不过,如果家里有孩子的话,依然还是要多加注意:
1. 不要让孩子吃生冷的食物
2. 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要把地上的东西和脏手放进嘴里
3. 外出玩耍后,要及时给孩子洗手
4. 孩子经常玩的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5. 家里如果养有宠物,要定期给它们打疫苗,定期进行体内外驱虫。当孩子抚摸过宠物后,要让小家伙赶紧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