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腾讯ConTech大会于12月1日在北京举行。恰逢腾讯新闻二十周年,本次大会围绕“有时之年”这个大议题展开。在高端对话环节“增长源动力”这一主题中,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红杉中国合伙人苏凯共同讨论了如何穿越周期,通过创新寻找新引擎与破局点。
经历过80年代的农村改革浪潮,又在市场化演进过程中创业40多年的刘永好,历经多个大小周期和行业波峰波谷,他对“周期”的思考很有启发。
“养殖企业不能靠周期吃饭,要养成克服周期的能力。”刘永好表示,猪周期在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下依然没有完全解决,但周期有底部也依然有峰值,企业扎根越久,穿越周期的能力就越强。
创业以来,新希望扎根农业,起家就是育新育种场。刘永好四兄弟从蔬菜种植到孵化鸡雏,从“鹌鹑大王”到“饲料大王”,经历种种艰辛,甚至孵鸡时遭遇灭顶之灾,但在时代前进的大势和百折不挠的奋斗下,他们在“万元户”的说法刚流行时,资产就已经过亿。
哪怕在后来分家成立新希望后,农业依然是刘永好的重点。在其他领域,刘永好是投资人,运用的是资本力量,但在农业这个大本营,他一直是以实业家的身份在精心经营。
走过41年,经历过多次“周期”并持续扎根农业的刘永好,依然坚信这次2~3年的猪周期底部将会过去。信念的根本源头来自养殖业作为民生产业始终有市场需求。刘永好认为,“周期低谷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要焦虑,不要躺平,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倒”。
在说到不到躺平时,刘永好还拿基辛格举例,“基辛格已经100岁了,几个月前为了中美关系的缓和、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到中国来,在中国走了好多地方,可是也就一天多的时间又回去了。这么大年龄,还有很严重的心脏病,依然活到100岁,临终前还在工作。”
面对周期中低谷阶段,刘永好认为在运营策略上要做到“变革发展道路”与“适应变化的市场”,也就“要变革,要焕新”。这“三不”与“两要”构成了,新希望创越周期的基本思考底色。
创业时间较久的公司很容易将过去“大规模、大投资、大收益”这个思维惯性持续下去。刘永好表示,传统农产业也要走高科技发展的道路。要用新的科技,包括生物科技、数字科技来武装这个行业,使行业更有竞争力。
在刘永好看来,把农业当工业做,也是对抗周期的好办法。“以前农业和工业的界限非常明确。工厂在房子里面,做加工,规模化、机械化。而农业通常被认为面朝泥土背朝天,很辛苦,很脏、很乱、很累。但今天,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了。今天我们的粮食70%都是机械化耕种,随着工厂化、智能化,现在一产业和二产业的差距正在慢慢缩小。”
正是看到农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新希望一直在紧抓“新农人”的培养。新希望要用五年时间免费培训10万新型农民。“中国农业需要不止十万个百万个新农民,有了千万个上亿个,才能实施产业升级。”在2023腾讯ConTech大会上,刘永好还以新希望的冷链建设为例,介绍公司科技化成果。目前,新希望够做到全中国20多万冷链辆车,在新希望冷链物流平台上,靠数字化随时可以看到车辆位置、运行状态、温度、空气质量等。
如今,不同于上升期的高容错性,行业低谷让很多企业畏手畏脚。对此,刘永好给出建议,是进攻!“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家公司因为在经济周期低谷的时候被动防守撤退做好的,都是在低谷的时候洞察,在高点的时候没有养成坏习惯,没有负担,积极进攻。每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是周期时产生的,风平浪静的时候是赢家天下,没有机会。”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