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这节课的关键在于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出,明白了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出过程,重点是利用法则运算。
如果学生不明白归纳、推出的过程,也没关系,只要熟记法则会运算就好。
而有理数乘法法则,比较好记好用。
有理数乘法运算归结为两步:1、判断符号 2、绝对值相乘。
新课
有理数乘法法则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实际背景,但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归纳,概括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利用法则进行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实际背景,但仍有必要让学生感受法则的合理性。
借助水库水位上升和下降的情境,用探究规律的方式,经过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利用法则进行计算。
有理数乘法法则归纳、猜测情境
此处与小学一样,把乘法看成连加意义,前5个算式是在情境中都有实际意义的,如(-3)乘以3表示三天后水库的水位变化量,是通过将乘法转换为加法完成的,是具有实际背景的。
仔细观察这一列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我们发现:当第二个因数减少1时,积增大3,所以猜想当第二个因数从0减少为-1时,积从0增大为3;第二个因数从-1减少为-2时,积从3增大为6,以此类推等等。这也可以理解为由特殊推出一般。由此,得出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
互为倒数
互为倒数: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那么称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倒数,也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注意“议一议”
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零时,积的符号怎么确定?有一个因数为零时积是多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结论:在进行几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时,先判断结果的符号,再将绝对值相乘。
你都能独立完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