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大工匠-荣彦明

2023-12-05   北京交通广播

原标题:第三届北京大工匠-荣彦明

荣彦明,轧钢工高级技师,首钢工匠。2008年,他怀着一颗技能报国的梦想来到首钢京唐公司顶岗实习。2009年,他以考核结果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了热轧作业部一名精轧操作工。此时恰逢首钢搬迁调整、走出北京,他成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先锋队中的一员。

参加工作后,荣彦明参与了世界一流的2250mm热轧板带生产线投产和达产达效。热轧生产线包括十几道工序,由板坯轧制成长度1000多米的板卷仅需2分钟,必须每秒必争,否则就会轧废。他攻克英文界面障碍,熟记2000多个专业单词,操控70个按钮如同弹钢琴,练就了“眼、脑、手”合一,“稳、准、快”兼顾的轧钢操作基本功,一般需三年才能独立操作,他仅用一年就成为一名优秀轧钢工。

在开发低合金高强汽车用钢时,由于此钢种强度高,宽厚比大,被技术人员认定为热轧作业部投产以来轧制难度最大的高强钢,此时,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荣彦明。可刚刚持续轧钢3个小时的他显得非常疲惫,他快速到车间外面活动了一下筋骨,呼吸了会新鲜空气,全力以赴,最终试轧一次成功,自此以后,“别人轧不了的钢找荣彦明”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轧钢行业一直没有轧钢操作书籍供参考,仅靠师徒口口相授。经过8年的轧钢操作实践,荣彦明逐步摸索出一套成熟、科学的轧钢操作法,填补了国内行业没有固定轧钢操作方法的空白,并在热轧作业部2条产线进行了推广,每年创效159万元。

在MCCR产线无头生产时,各架轧机之间在张力作用下操作工不易发现带钢跑偏,但是一旦出现跑偏现象时就处于一种事故临界状态。荣彦明通过总结归纳了7项关键数据,提前发现带钢跑偏趋势,提高了无头轧制过程中的轧制稳定性,每年创效500多万元,再次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13年轧钢生涯,他凭借精湛技能和精准操作,轧制过程零失误,创造了轧钢界的一段佳话。

点个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