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台2024年7月7日16时36分发布雷电蓝色预警:
预计7日17时至8日01时,本市自西向东将出现雷阵雨天气,局地短时雨强较大,并伴有8级左右短时大风和小冰雹,请注意防范。
未来三天(7月8日~10日)北京有分散性雷雨天气,闷热感增强。白天最高气温在32~34℃,夜间最低气温在23℃上下。小伙伴们需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注意补水和用电安全。
入夏以来,雷雨天气逐渐频繁。全国多地相继发生雷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为什么夏季雷电高发?雷雨天气如何防范?一起来关注!
高度警惕雷击风险
6月29日,河北蔚县麻田岭发生雷击事件,一名驴友不幸身亡。6月13日,辽宁锦州一火车站广场,两位行人手持雨伞突然遭遇雷击瞬间倒地。此前报道:强光之后,两人瞬间倒地,官方通报旅客在火车站广场遇雷击就在本周,印度比哈尔邦一天内就有19人被雷击身亡。
6月29日,河北蔚县麻田岭发生雷击事件/来自网络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表示,夏季是雷雨频发季节,要高度警惕雷击风险。雷电现象主要是云体里面或者是云地之间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出现的放电现象。要达到这个条件的话,往往是这个云体发展得比较旺盛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
在夏季,因为热对流条件比较好,这种积云、雷云里面,就容易出现放电现象,所以在夏季容易多发雷电。
雷电会破坏电力系统、通信设备,引发森林火灾,导致人员伤亡。雷电灾害已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朱定真介绍,根据气象统计,全球范围内,每秒钟就会发生四五十次雷电活动,全年达到十几亿次,多发于南北纬30度以内的地区。
对北半球来说,每年4~9月,雷电都比较多,其中8月份达到峰值,发生雷电的时候最多。而且一天中,傍晚时候雷电最多,这跟大气加热的日变化有关,傍晚时热对流会更明显,因为天空上面相对冷了,但是近地面经过一天的积蓄,热量已经非常多了,这时很容易发生热对流,从而发生雷电。
5月19日,北京怀柔,3名大学生夜爬箭扣长城遭雷击/来自网络
遇雷雨天气小心“引雷上身”
雷雨天时,人在空旷地方很容易成为“引雷针”,应立即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如果无处躲避,应双手抱膝蹲在地上,胸口紧贴膝盖,双脚并拢,尽量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朱定真说,在户外的时候,不要在水体里面,因为水体是最容易引雷的,不要在山脊这些突出的位置,也不要躲在大树下,手里面不要拿金属物,这些在空旷的空间也是容易引雷的。在家里面尽可能把电器插头拔掉,不要靠在金属的门窗附近。
朱定真提出,有一个“双30”的原则比较容易记忆,一个是30秒,一个是30分钟。所谓30秒就是从你看到闪电再到听到雷声,如果在30秒以内,也就是说时间比较短,它意味着你已经处于雷电区了,应该尽快采取避雷措施。第二,最后一声雷响以后,30分钟没有雷声了,那代表这一次雷电过程已经结束,可以正常出门了。
提醒!雷雨天开快递柜易触电
在夏季,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防范户外遭遇雷击。同时,还要警惕日常生活中触电这一“隐形杀手”。石景山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刘莹介绍,雷雨时接通电源的快递柜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户外充电桩也有漏电风险。
快递柜绝大多数都是金属材质,有的防雷接地未必做得这么到位,在雷电发生的时候它会产生导电,当人触碰快递柜的时候可能会引发自身触电。“在雷电天气要尽量避免靠近电子广告牌、户外路灯这些金属的建筑边上,避免使用充电桩,不要使用手机,尤其在空旷的地方不要打雨伞,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刘莹提醒。
雷雨天使用快递柜有触电风险/来自网络
刘莹表示,如果看到他人触电,要迅速切断电源,无法及时断电源的,可以用干木棍、塑料晾衣杆、玻璃棒、橡胶制品等一些绝缘的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品,切勿直接进行施救。然后迅速将触电者转移到通风干燥处,仰卧松开上衣,检查受伤情况,及时拨打110进行急救。
转发!
快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关键时刻能救命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记者王琛琛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北京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中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新闻敲诈、虚假新闻等新闻违法行为,尊重新闻版权,并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如对我们的新闻报道存疑,请将问题反馈发送至邮箱weixinfm1039@126.com,我们将严肃核实,给予回复。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