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一个非常熟悉的ID向我发出了好友添加请求,一看,是“原音再现”的主理人卡卡西。虽然他一直在我群里冒泡,我也写过他家的东西,但没想到之前居然一直没有过私下交流。而卡卡西和他的原音再现,仔细回想的话,似乎就像是那种一直都在身边,一直活跃着、但又不那么高调张扬的牌子,我虽然和他们官方一直无交集,但几次听到原音再现的产品都是烧友的自发安利。
其实观察一个品牌的用户群体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往往一个品牌的调性也会吸引特定的用户,比如有的品牌擅长创造营销话术、有的品牌喜欢拿曲线/参数说事儿、有的品牌疯狂堆料、有的品牌喜欢散播自己的调音理念等,他们所吸引到的客户也有着一些特质。比如那种喜欢重点宣传堆料和参数的厂家,往往比较容易吸引到追求花小钱办大事、甚至带有一定侥幸心理的用户,有些用户也会成为特定类型产品的“精神股东”。
而我前前后后几次被安利卡卡西,居然都是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发生的,因为我每天被安利的型号那么多,有一些“安利”甚至带着“功利”性质,让我一个并不喜欢玩文字游戏的人难免心生猜忌。而之前被安利黑武士、女武神、黑骑士的经历,全部都是被和我交流较深的发烧友所倾情推荐的,不是那种“炫耀我听过而你没听过”的心态,而是“他们把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分享给你”。因此,这种“非精神股东”式的安利一直非常能戳中我,因此我一直都对原音的产品风格和调音理念有粗浅的了解。
本篇要讲的这副新品名为KM22,中文名“海妖”,11单元纯动铁配置,均为楼氏或声扬的单元。放在2022年,纯动铁的高端耳塞在话题度上早已不吃香,但纯铁结构又一直是卡卡西家一直在坚持的东西。从我第一次听到他家黑武士的那刻起,我就发现这家在调音上绝对有着自己的想法,这弥散感、这柔顺度、这包围感,很多方面都是奔着比动圈还动圈的那种氛围去的,后面听到的女武神、黑骑士等也都应征了我的想法。
其实在经过和许多的品牌主理人深度沟通后,我们也都有一个共识,现在品牌方真的是“不得以”去跟风使用某些类型的单元,然后使用一个殊途同归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调音理念。而在原音再现这里,他们的选择那就是死磕在动铁单元身上。而卡卡西也告诉我,他使用动铁纯粹是因为动铁的性能好、而且好用,加上他们的空气混音技术加持,因此在他眼里,动铁除了贵,哪哪都是优点。作为打造发烧耳机为出发点来说,他认为动铁就是目前最理想的单元选择。而他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HIFI随身控,动铁的易驱性也是他认为最佳的选择。
海妖的原配线本身用料不错,在声音方面,不听升级线的前提下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明显槽点、或者需要大幅度改进的地方,线体本身使用的是同轴镀银线、经过了利兹处理,并标配了Tomy Audio家的可换插头。
而一起发过来的还有官方升级线“海皇”,7999元的售价,对于一个国产HIFI品牌来说我觉得着实是太高了,并也和卡总表示我不会推荐这根线,但老客户3300元的换购价我个人认为算是处在一个合理的范畴,而且官配线也不用担心搭配翻车的问题,总之如果非要换线的话,换购后的海皇升级线我觉得确实是个最合适的选择。以下的声音内容我依旧是主要基于原线来写,我始终认为原线应该保证足够的素质底子、并传达完整的调音理念,搭配升级线的部分我会简单提一嘴。
海妖为单边11单元动铁,主要结构为2低频、2极低频、2中低频、2中频、1中高频、2高频,阻抗和灵敏度分别为50欧和125dB,而因为做过足够多的前端测试,我对这个阻抗和灵敏度的组合还是有一定好感的,略高一些的阻抗不那么考验播放器的带负载能力(绝大部分随身播放器在高阻下的失真、噪声表现都更好,在低于16、甚至8欧的时候翻车概率不小),而高灵敏度又能够保证足够的易驱性。海妖并不是一个吃声压的塞子,想要推响、并把流行人声的味道推好听,绝非难事。
出于篇幅原因,外观的部分我就不详细展开了,审美是主观的、各位看图片自行评判就好。腔体部分采用的是航空铝材料,加上鹦鹉螺曲线的仿生外壳,面板则为钛锆合金大马士革,具备良好的亲肤性,面板本身的色彩和纹路也都相当丰富。
声音上,我先劝退一波。
首先,原音再现家的任何一款耳塞,我认为都和所谓“中正”没有什么关系,比如古典乐中的管弦乐、竖琴的结像凝结力和和鲜活度都不够,钢琴声也显得肉肉的没有那么轻盈活泼。私以为,他们的塞子一直是强辨识度、重氛围感、并不打算讨好特别广泛的人群(反例,哈曼曲线则是一个适合绝大多数普通用户听音观的曲线风格),也会使用反相的高频单元来营造空气感和韵味。总之,在一些重视曲线、指标、以及严谨还原度的用户和友商面前,很多他们心目中会犯的“死罪”,那卡卡西可是犯得彻彻底底的。
而海妖这款塞子,我对它的喜欢程度要胜过之前的黑骑士、终结者,因为虽然依旧是属于味道比较浓郁的方向,但整体并不是什么在音色上有过多着墨的那种路子,而且有着非常强的宽松度和顶尖的声场表现,其表达方式和我多年前听过的黑武士有些接近、但也有了升华。相比之下,黑骑士和终结者则是属于相对强调密度、线条感、略有一些能量淤积路子,比较适合追求抓耳、以及部分频段张力的用户。
海妖的话,大体上我认为算是HUFI的路子,因为其并不强调结像形体的锐利感、密度虽高但有着很好的全频段蓬松度,所以如果用严肃古典器乐的角度来看,海妖的声音听着会偏散——但这种松散感建立在其宽大无比的声场之上。虽然海妖本体的售价不过万,但它的声场规模,在宽、高、深的三个维度上都完全可以媲美我手头的Khaos、Odin等顶级塞子,而且是只赢不输的那种。而且海妖的声场并不那么吃前端就可以发挥出来,不像很多带动圈的塞子,如果电流吃不够的话边缘就过于清晰、有些内缩着,海妖对于边缘混响和弥散感的处理像极了一个高密度动圈的样子,但传统动圈又达不到这么高的密度,这种风格的听感在行业内真不多见,我印象中只在UM家Mentor系列中感受过,但卡卡西家绝大部分的塞子都贯彻到了这个理念。
那既然是以流行人声为主打的塞子,海妖的两端延展、尤其是低频表现,肯定是需要达到一个雅俗共赏的平衡点,既能够满足发烧友对素质的需求、又能听个爽的那种。从听感上来说,海妖的低频足够的蓬松、有弹性,下潜行程非常的充沛,动态表现也尚可,但不算是那种极富冲击力和落地感的类型、低频的纹理细节也不是强项。这种量大但不算轰头的低频,如果密度再高一些就可能会有点像是VE大魔王那种略带压迫性的听感,海妖所拿捏的这个准头我个人认为还算合适。
高频的部分其实还是略有一些粗糙的颗粒感,这里指的并不是整体高频的粗糙,而是颗粒感表达方面的粗糙,比歌德的那种风格还要更粗一些、而且人声的部分也保留了轻微的齿音,听live类曲目时还是能感受出来,但并不刮耳和刺激。延展度上,用了这么多单元,那自然是有比较好的延展度和张力的,但亮度上做的相对克制,总之听惯了偏现代型素质的、或者喜欢清亮型风格的用户来说,海妖的高频、以及整体的音色表达绝对不是让你觉得一耳朵通透的那茬,会有一些蒙了层“毛玻璃滤镜”的那种雾化感,也算是它人声的韵味来源。
人声部分的表现,对于我这种港台老歌爱好者来说,原音再现家的绝大部分塞子都挺戳我审美,你也可以理解为它的人声就是典型的偏科型,可能一耳朵中毒、也可能一耳朵秒摘:混响很足、人声的部分结像形体大且贴耳,而且对于人声的高音部分有一种特殊的延展性和空气感,男声的部分醇厚且有磁性,对于共鸣、气息的表达会有很明显的纹理细节感,包括某些录音中歌手发声尾端那种一点点的痰挂在嗓子口的细节都表现的很充分、气息清晰到就好像在你耳边吹气一样。女声的表现对于清丽型、甜美型声线的表达并不算是强项,如果是喜欢听日系ACG的可以直接劝退了,但对于欧美女声、或者像黄绮珊、彭玲这种成熟型风格的声线也有很强的毒性表现。
这里再说一个我认为流行风格上为数不多的缺点,也许是部分用户介意的,那就是海妖在原线下的人声结像位置会有些后凹、也就是俗称的头中效应。虽然并不算严重,但是对于喜欢听流行Live的用户来说可能是个槽点,而在更换官升级线后则可以基本解决这个问题。官升线下的表现,是基于上述描述的基础之上加强了声音的纯净度、密度和结像凝聚力,而且几乎没有影响原线下的音色风格。同时,原本就足够大的声场在经过升级线的加持后还能够继续扩一大圈,而且是结像能够填满空间的、并不空旷的声场,对于3300元的换购价来说,我认为算是稳妥的选择,虽然我并不强烈安利、但预算充足且喜欢原线的用户们我是认为值得选购的。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原音再现家的声音风格比较特殊,自行更换第三方升级线可能会大幅度削弱原本的韵味。
海妖作为一款售价9K多的、偏流行人声风格的塞子,其声价比我认为是目前听下来在他们家族产品中最高的一款,虽然音染明显、氛围浓郁,但我认为也比黑骑士、终结者、包括早期的黑武士等更加符合“雅俗共赏”的需求,绝非什么怪异的调音走向。在信息量、密度、空间感等硬素质表现非常过关的前提下,这是一款可能深深戳中部分用户人声癖好的选择。
作为从DIY起家、再到发展为成熟品牌,拥有自己的经销网络并且敢于参加线下展会的国产厂家来说,我非常欣赏卡总的坚持和魄力,因为近期我和一位烧友就“DIY品牌”展开过深入的探讨,我一直认为品牌持续在DIY状态下发展是属于自己对自己的一种作践。而原音再现的发展历程其实是很多DIY转型品牌的一个缩影,只是他们的调音比较偏向“小而美”一些、也很少参与到各种争议中去,可以说是“不温不火”、也可以说是“与世无争”。这篇文章除了和大家分享海妖以外,大体上也表述了我对他家调音风格的一个主观印象,如果某些方面戳到了你,不妨以后也可以关注一下这个正在稳步上升中的国产品牌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e962f9808c7c8cbe4ff0c981606d5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