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全市新闻战线代表齐聚“下庄”话“康庄”...

2023-11-11     云阳微发布

原标题:看!全市新闻战线代表齐聚“下庄”话“康庄”...

日前

重庆市新闻战线代表赴竹贤乡下庄村

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

暨作风建设活动

当天,参与宣传报道下庄“天路”的老记者、老同志与全市新闻工作者代表一起实地体验下庄天路、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下庄村史馆、下庄布谷扎染坊、下庄柑橘果园等,追寻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的奋斗足迹,感受下庄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是曾经老下庄村的真实写照。下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几乎与世隔绝。全村4个社,96户、近400人住在“井”底,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与外界联系,只有3条小路。如今,在进入下庄村的首个观景台,一条“九弯十八拐”的绝壁天路呈现在眼前,每位新闻工作者都深受震撼。

1997年,担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2005年,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

近年来,下庄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敢向绝壁要“天路”的当代“愚公”毛相林的家乡为载体,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共富之路,推动当地发展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这些变化让曾经参与下庄“天路”报道的老记者们激动不已。

1999年

正当下庄人向绝壁“要天路”的时候

黎延奎、郭延平、钱犁、谭昌明

侯长青、覃昌年、骆勇等多位记者

数次到下庄采访

冒着生命危险

拍摄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这些影像资料成为现今

学习宣传下庄的“无价之宝”

在巫山县委党校下庄校区院坝

7位老记者和参与修路的村民代表

围坐在一起回忆往昔,畅谈未来

老记者黎延奎感慨地表示:“绝壁上修路好比‘蚂蚁啃骨头’,深深震撼了我们。方世才因修路长期不能回家,流着泪给妻子打电话,他的泪水让我也饱含眼泪。他们抢着给我背设备,在绝壁上拍摄时,两位村民死死拽着我的裤带。当我们离开时,村里的父老乡亲送了一程又一程,村里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挥着手一直唱着歌为我们送行.....”

钱犁回忆当时采访修路的场景时说:“在下庄第一次看到三十岁出头的村民黄会元,听说他是从事建筑工作的,自费买了凿岩机,又回到下庄,加入到筑路大军中,觉得他非常特别。然而,第二天就因为一场意外,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追悼会上,悲痛的毛相林问大家,路还要不要修下去?乡亲们抹干眼泪,齐刷刷都举起了手——为了牺牲的和活着的人,修!”

提起往事,在场村民和老记者们有说不完的话,村民陈祖英说:“感谢当年的他们多次深入下庄采访报道,让下庄从闭塞的小村庄变成现在的康庄。”

当年

下庄人修路的壮举

也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各级各部门援助下

2004年

终于在绝壁上凿通了一条8公里砂石路

从此天堑变通途

彻底改变了下庄村闭塞落后的面貌

此次下庄行活动意义非凡

让当年报道下庄的老记者

和各区县新闻工作者们齐聚一堂开展交流

新闻工作者纷纷表示

将学习前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俯下身、沉下心

深刻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伟力

深入挖掘基层沾露珠、冒热气的动人故事

努力推出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

以实际行动践行“四力”要求

记者:陈小娅

编辑:熊美玲

责编:刘太兴

终审:钟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e717e10c59441eb9b754043d079ac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