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桃花仑街道如何让理论宣讲共情又共鸣

2024-01-22   益阳日报

原标题:看桃花仑街道如何让理论宣讲共情又共鸣

看桃花仑街道如何让理论宣讲共情又共鸣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馨予 通讯员 王俊峦

近日,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办公室印发《关于2023年湖南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微视频的通报》(湘宣办〔2023〕7号),赫山区桃花仑街道“楼院小讲堂”团队作为我市唯一上榜的集体,获评湖南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近年来,桃花仑街道始终致力于创新机制盘活阵地,从2021年起,组建“楼院小讲堂”志愿宣讲团深入楼院、小区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打造理论宣讲精品,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近200次,服务群众上万人。

在哪讲?随机式讲堂接地气

1月16日,在环保路社区阳光馨庭苑小区,居民老李早早地将家里的板凳搬到中心花园的居民议事亭,他说:“街道的书记和社区书记今天都要来这里上课,我要来好好听一听。”

“‘楼院小讲堂’最大的特色就是面对面贴近群众,宣讲人员随时可以讲,楼宇地坪、屋场庭院、活动教室等都可以作为宣讲的场地。”桃花仑街道党工委书记谢亚勋表示。

把讲堂搬到楼院之间,既有利于吸引群众参与,又便于群众聚集,让“楼院小讲堂”成为广大基层群众学精神、讲政策、拉家常、话发展的“精神园地”。在理论宣讲结束后,宣讲员同群众唠家常、话民生,积极收集社情民意,把理论、政策宣讲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帮助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个,让理论宣讲有高度又有温度,接地气又聚民心。

不仅如此,街道还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理论宣讲,充分利用“桃花仑智慧E家”以及市区两级平台对宣讲内容进行宣传报道,将优质宣讲内容制成“微宣讲”短视频进行全方位推广,根据不同受众群体需求,创作出《遇见桃花仑》《寻味桃花仑》《探寻历史文化 领略资江魅力》等一批富有生活气息的理论宣讲作品。

给谁讲?分众式讲堂有人气

“曾国藩先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要把这些故事带回家讲给父母听。”1月17日,来自龙洲中学的张同学体验到了一场沉浸式的曾国藩、胡林翼清廉家风宣讲。此次宣讲,街道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湖湘人才事迹,传承先进文化,鼓励青年学生树牢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诚实守信、严于律己的精神。

近年来,桃花仑街道聚焦不同群体,分层分类开办讲堂,在提升“精准度”上下功夫。根据宣讲主体不同,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坚持接地气的原则,组织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文艺骨干说唱讲、邻里同行互动讲等,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党的声音。

“在基层宣讲不能照本宣科,要做到既有政策性、知识性,又有大众性、通俗性,根据受众的不同分门别类制定宣讲方案,老百姓才爱听,才听得懂。”桃花仑街道分管宣传的工作人员莫敏说。

面对基层干部、社区两委班子,既讲好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道理”,又讲明白如何解决一家一户实际问题的“小故事”;面对辖区居民,既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主题”,又聚焦关系群众衣食住行、冷暖安危的“小话题”;面对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个体户和中小企业,既解读好当前最新形势政策,又契合广大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关注,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基层治理结合起来,通过宣讲员的“深加工”,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把“普通话”转化成“益阳话”,理论连着案例、故事融合体会的宣讲风格,进一步增强理论宣讲的针对性,讲出“百姓味道”“时代味道”,让基层党员、群众愿意听、跟着学、照着做、有收获。

谁来讲?订单式讲堂冒热气

1月14日,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棂,洒在大渡口社区居民李立田身上。他坐在书桌前,打开一张《人民日报》开始学习,身旁是一沓手写笔记。李立田今年已经93岁,是一位有68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抗美援朝老兵,抗癌多年的他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风貌,发挥党员余热,参与理论宣讲30余场,为街道贡献银发智慧和力量。他说:“时代在更新,我也要不断学习。大家喜欢什么,想听什么,我就讲什么。”他像一个“信使”,将党的故事和红色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

近年来,桃花仑街道坚持宣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专长,组建以“草根”宣讲员为主体的群众宣讲队伍,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年龄层的群众与党员干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点将”和“订菜”式宣讲,变“我要讲”为“我想听”。

街道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品牌引领、分类实施的原则,搭建“1+ 5+ N”宣讲品牌梯队。“1”表示街道领导干部宣讲团,领导干部充分发挥街道“头雁”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坚持带头宣讲,为各级各类宣讲队伍“带好头”“打好样”;“5”表示从优秀教师、青年党员、老支书中遴选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宣讲能力较强的骨干力量,组建理论宣讲分队,广泛开展宣讲活动,让党的“好声音”传得更远更广;“N”表示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先进典型、致富能手、优秀居民代表等群体的作用,组建“老党员”“老教师”“老邻居”“文艺骨干”“自媒体网红”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理论宣讲队伍。截至目前,团队已发展固定基层宣讲员70余人,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订单”“点将”式宣讲13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