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生被母亲当众掌掴转身跳楼“太丢脸,旁边同学都看着!”

2020-09-22   父母堂

原标题:14岁男生被母亲当众掌掴转身跳楼“太丢脸,旁边同学都看着!”

9月17日,在武汉发生了一起让人极其痛心的中学生跳楼自杀事件。

跳楼的男孩名叫张某锐,今年才14岁,当天下午因在教室与另外两名同学玩扑克,被班主任请了家长。

张某锐的母亲来到学校后,在五楼的走廊扇了他两个巴掌,当时旁边有他的同学。母亲离开后,张某锐原地站了3分钟左右,突然,转身就从5楼跳了下去,当晚9时,因伤势严重宣告死亡。

新闻报道的内容极其简概,而从之后曝光的现场视频来看,比起痛牺年轻生命的消逝,更让人为这位母亲的教育方式感到窒息。

视频里,张某锐的母亲到场后,二话没说就狠狠扇了他一巴掌,嘴里还不停在数落着什么,说到气愤之处,又扇了一巴掌

之后,张某锐还被母亲掐住脖子抵在墙上,用力推头,甚至直到一旁家长模样的人上前多次劝阻,张某锐的母亲才停手转身离开。当时,其他同学就在旁边这样看着

据知情人透露,张某锐的母亲当时在5楼走廊的斥责声,不仅响到隔着一堵墙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甚至楼下都能听见,掐脖子的力度更是大到让张某锐几近缺氧。

相较于母亲的愤怒,张某锐全程都十分平静,低着头一言不发,就算被母亲暴力对待,也没有任何挣扎。

母亲走后,张某锐就愣愣站在原地,像是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分多钟,张某锐扭头看了一眼楼下,然后向着母亲离去的方向望了很久。

又过了一分多钟,像是下定决心似的,张某锐突然翻上围墙,还没等一同在走廊里罚站的两位同学反应过来,他就纵身一跃,从五楼跳了下去,没有一丝犹豫。

没有人知道,在那三分钟的沉默里他在想些什么,但是能让一个同学眼中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人做出这么极端的选择,一定是绝望到了极点。

(同学眼中的张某锐)

评论区有这样一条高赞的留言:“如果当时能有个人把他从情绪里拉出来就好了。”

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愿望,但是比起惋惜,在这场事件中,还有一些更严峻的教育问题等着我们去直面。

1

孩子的自尊心,别糟蹋

在事件发生之后,评论区最多提及到的一个词就是“自尊”。

几乎当着全年级的面,这个男孩被母亲大声呵斥、当众扇耳光、掐脖子、推脑袋,狠狠地践踏着自尊。

最可怕的一点是,这位母亲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不止是张某锐的母亲,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尊是存在的,但是自己的孩子是没有且不需要自尊的。

评论区中,就有很多网友讲述了父母在年少时让自己当众自尊受挫的故事。

有因为放学没及时回家,被母亲当着同学的面扇八个耳光的;

有因为放学后想打球,没有写作业,被母亲站在大马路上破口大骂的;

有因为来大姨妈上课走神,被母亲当着全班人的面扇耳光的……

(网友的真实经历)

而所有被父母如此对待过的孩子,不仅在成年后疏远了父母,多数都变得敏感又自卑,甚至几乎都动过自杀的念头。

其中一位网友虽然已经成年,但是每每想起被母亲当众辱骂的情景,都会忍不住痛哭。

这些父母并没有将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将他们作为自己的附属品,一个可以随意对待的物件。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写过一篇《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内容,终极杀手锏就是:当众出孩子丑:当着外人(同学/亲友/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当你将孩子的自尊践踏殆尽,也就彻底将他们的人生摧毁了。

2

请父母们停止

“用嘴杀人”

几乎每次发生青少年自杀事件,在评论区总是会有人跳出来指责这些可怜的孩子:“玻璃心”“心理素质不行”“承受能力差”……

鲜少有人去关注这些孩子究竟经历了什么,尤其是那些曾遭到父母辱骂或者嘲讽的孩子。

据张某锐的同学说,张某锐的母亲在班级门口骂了他很多难听的话,说他不要脸。

(同学听到的内容)

难以想象,旁人听起来都十分刺耳的话语,在这个仅有14岁的男孩的耳中,又会有多么难以承受,这还是他最亲近的人说的。

去年年初,上海一个17岁的男孩跳桥身亡,只因与母亲发生了口角上的矛盾。

这个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告诉母亲后却遭到了训斥。

视频中,母亲为了责骂他,竟然将车停在了高架桥中间上,任车辆从身旁密集开过,她也要下车到后排去数落孩子。

谁知她刚刚到前排坐定,男孩就突然跑下车,从桥上一跃而下,当场死亡,留下后悔的母亲在桥边捶胸顿足,大声痛哭。

评论区,有位网友留言:“我没办法推测她具体说了什么,但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因为有些父母最擅长的,就是用话语把孩子逼疯,甚至是逼死他们。

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说过: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伤害更令人痛苦。”

尤其是父母的话语,他们对孩子说出的每一句锐利的话,都会变成一把匕首狠狠扎向孩子,让孩子一点点陷入绝望。

积攒的痛苦越多,绝望就越大,当最后一个稻草压下来的时候,这些孩子就会走向极端。

他们没办法忽视父母的话语,也很难自我拯救,唯一能让自己解脱的就是放弃生命。

3

父母的说话方式

决定孩子的人生

在张某锐跳楼后,有人说:

“世界上没有想自杀的孩子,只有让孩子想自杀的教育。”

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展翅高飞,也能让孩子一生都挣扎在泥泞之中。

在这场事件的评论区,有一位网友讲述了自己在学生时期,因在教室里打扑克被老师请过家长的故事。

他的母亲到场之后,并没有怎么批评他,而是先是和老师道了歉,回家后稍稍说了几句,就叮嘱他好好学习。
有一次因为不舒服旷了早操,他被老师打了巴掌,这位母亲得知后立刻冲到学校找老师理论。
作为一名左撇子,在学校中一直被老师要求纠正,但是他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强迫他更改。
一年级的老师因看不起他,还曾拒绝他加入少先队员,为此他的母亲特意去学校找老师说明情况,解释无果后,他的母亲亲手给他做了一条红领巾。
现在的他聪明自信,而且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同样的背景前提,因为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导致两个孩子拥有全然不同的人生。

因为这位母亲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她包容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的情绪,并给予了孩子充分的尊重。

她知道孩子不需要逼迫,殴打、辱骂,他们需要爱,她给予了孩子更好的教育,她的孩子也因此拥有了更好的人生。

当我们想让孩子变优秀时,请将自己先变成更优秀的父母,你的教育方式指引并决定孩子的未来。

如果这位母亲被老师请到学校后,不问任何事情来由,径直走向张某锐,什么都不说,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那这个孩子的人生,一定会完全不一样吧。

希望父母们,都能永远站在孩子的身后,给予他们无条件的信任、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