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位于齐鲁腹地,南依泰沂山脉,北接渤海莱州湾,被称为胶东走廊的交通枢纽;这里“万物皆可飞上天”,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古朴与不凡。
近日,健康报“行走健康中国”报道组来到潍坊市,在这座秀美灵动的自然之城,感受这里卫生健康事业的累累硕果,和充满健康活力的民风民情。
“给幸福生活添一把火”
临近傍晚,潍坊市人民广场分外热闹。潍坊市中医院在广场上开起了“健康夜摊”。
“我来凑凑夜市的热闹,没想到能碰上中医院的义诊,就坐下来和医生聊了聊,心里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更有底了。这种活动真是方便咱们老百姓!”潍坊市坊子区的张先生经医生号脉问诊之后,高兴地对记者说。
“潍坊的中医药底蕴深厚,我们就从居民所需所盼入手,给大家的幸福生活添一把火。”潍坊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晓乙说。
在潍坊,中医药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张晓乙说,潍坊市连续三年实施“全民艾健康”行动,建立市级艾灸示范点2000个,潍坊市中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等医院纷纷组建中医传统功法宣讲队和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中医药伴我成长”“中医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在人民广场、茂街、谷德等公共场所摆起“健康夜摊”。
不只是“夜摊”,张晓乙介绍,潍坊全时段、全领域开展义诊活动,从“健康早市”到“健康夜摊”,从走进城市商超到赶农村大集,从线上答疑到下乡问诊,今年,该市共有224家医疗机构、2528名医务人员参与义诊,服务市民10.53万人次。
义诊,只是潍坊市全方位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一隅。潍坊市畅通“上联”“下帮”,通过远程网络会诊、专家现场坐诊等方式,把医疗服务的触角向上挂靠、向下延伸。该市组建3个紧密型医疗集团,建成各类医联体78个,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4%;制定提升就医满意度“双六条”、改善医疗医保便民“三十条”,开发满意度评价应用系统,评价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开设“扫码吐槽”“院长代表”平台,开展“院长接待日”活动;实施护士、医生、医院“三级回访”制度,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解难,信访问题解决率和满意率均保持在99%以上。
稳稳的安全感
步入潍坊市中医院新院区的门诊大厅,一幅偌大的“高山流水”画便映入眼帘。继续往里走,明亮的大厅嵌入“小桥流水式”的室内花园;抬头一看,“天圆地方”的屋顶设计彰显传统文化。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药香和安静有序的就医环境,都在给前来看病就医的患者带来稳稳的安全感。
作为山东省建院最早的地市级中医院,潍坊市中医院聚焦人才强院、学科立院。潍坊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冰说,医院全力打造老、中、青传承有序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先后设立王新陆、杨震等7个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陈宝贵、高树中等8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成立潍坊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团队带教开展前沿医疗技术与疑难重症诊治;强化师承教育,出台《潍坊市中医院师承人员管理办法》,形成从遴选、学习到评估、考核的闭环式管理模式;广泛开展中医经典全科化,成立中医经典研究室,实施“211”卓越人才工程,通过多途径发力,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王冰说,经过努力,该院学科建设体系不断完善,脑病科成为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牵头专科,10个科室成为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成员单位,全院临床重点专(学)科创建实现全覆盖。该院中医药抗肿瘤组学重点实验室获批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耳鼻咽喉科成为山东省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潍坊分中心。该院在山东省率先开设教学门诊,住培成绩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先后创建为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胸痛中心等四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
中医院的飞速发展,是“潍坊中医”深入人心的一个映照。张晓乙介绍,潍坊市做强塔尖技术,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4个、国家级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6个。其中,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非小细胞肺癌项目入选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
“比亲闺女还上心”
潍坊的中医药文化历久弥新、蓬勃发展。潍坊市中医药博物馆、潍坊峡山艾灸博物馆、临朐县中医院国医启蒙馆,黄元御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健康运动大赛……近年来,潍坊市以建设一流中医药强市为目标,以中医药综合改革为抓手,不断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张晓乙介绍,潍坊市目前已实现中医药工作五个全覆盖:县级中医医院“五个全科化”全覆盖,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全覆盖,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临床科室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国医堂)全覆盖,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基本实现全覆盖。
来到潍坊市潍城区望留中心卫生院,记者碰见刚刚就诊结束的王阿姨。在卫生院的整合型门诊信息系统里,王阿姨被划分到“三高群”。
张晓乙介绍,潍坊市以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建立以“单病种群体管理”为核心的分级诊疗体系,把同一种疾病的患者作为一个群体进行健康管理,基于家医签约、基本公卫、健康查体、疾病监测、医院信息系统等各应用系统,架构单病种群体管理系统,由家庭医生、公卫医师和专科医生共同开展全链条健康管理,并建立三级医院为主体、二级医院为枢纽、一级医院为基础的单病种群体管理联盟。目前,该市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4.04%,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动态使用率达82.6%。
“真正让居民健康档案活起来、用起来。”张晓乙说,潍坊市入群管理的病种已覆盖60种基层常见病,纳入群体管理的患者超过100万名、覆盖80%的目标人群,100%开展疾病评估和随访干预;入群开展诊疗服务医师有10196名,真正成为了患者的“就医熟人”和“就医管家”。
“村医三天两头就来家里跟进我的‘三高’指标,简直比亲闺女还上心。”王阿姨由衷感慨道。王阿姨的认可,折射出健康潍坊建设的温度和质感,也昭示着潍坊市卫生健康事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奔跑。
文:健康报记者 于梦非 特约记者 郝金刚 通讯员 陈小伟
编辑:杨真宇
校对: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王乐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4WRJG1L6】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