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老家,很多夫妻已经抛弃重男轻女的思想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家庭都如此。
有这样一对夫妻,45岁左右,如今已经生育三女一子,夫妻俩为了生下最小的儿子,不知道躲了多少回,为了要儿子,除了生下的大女儿留下,二女儿夭折,三女儿还是被送养了,直到儿子出生,他们才从外地回来,打算安稳的过日子。
夫妻俩重男轻女到什么程度?4年生了三个女儿,也就意味着大女儿比小儿子只大5岁。
5岁的女儿每天要帮妈妈洗尿布,照顾小弟弟,看护好小弟弟不要掉地上等等。
因为儿子生性淘气,虽说还是个婴儿,但是“挪功”的确了得。5岁的姐姐根本照顾不过来,家里着实缺一个带儿子的好手,毕竟夫妻俩还要工作赚钱养一大家子。
原本以为夫妻俩会空出一个人来照顾两个孩子,没想到,妈妈此时想到的却是把已经送养的三女儿接回来,和大女儿一起帮忙照顾弟弟。
最让人不解的是,三女儿就送养在隔壁村,据说生活的不错,养父母因为多年未生育,所以,对这个送养来的女儿好的不得了。
生活过的舒适,养父母把宝贝女儿当成亲生女儿一样抚养。
此外,养父母后来据说也生了个儿子,但是,并没有排斥这个养女,反而更亲更爱这个女儿。他们一直唠叨着:是女儿给他们带来的儿子,即使不亲儿子,也要亲闺女。
三女儿在养父母家的生活,方圆几里的村民都知道,搞得很多孩子们都拿这个宝贝女儿的生活来对比自己。他们觉得父母待自己反倒不如养女。
生父母有了接回三女儿的想法后,想方设法准备去隔壁村讨回女儿。有村民为养父母打抱不平:老K两口子,你们这么做不仁义吧,当初是你们丢下的孩子,现在人家养的好好的,你们为了照顾儿子又要把孩子接回去?
生母很尴尬地说:
这孩子当初给他们是不假,可女儿终归是我们生的,如今我们想要回去,也是理所应当的。再说,他们不是已经有了儿子嘛,送养他们时,可是没有孩子的!
村民很气愤:有没有孩子,人家待女儿也不薄,比你们这亲生爹妈都用心!你看看你现在接孩子回去的理由,要她回去带弟弟?亏你们这亲生爸妈能想得出来!
你再看看这娃在养父母家的日子,吃的穿的用的,哪样差了?回你们家,估计和你家大女儿一样,什么好吃的用的都要留给儿子吧!
生母连连摆手:
谁不想生儿子啊,我们两口子得出去赚钱养他们,大女儿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把三女儿接回去帮忙照顾,这不合情合理吗?
邻居终于忍不住了:你生了三个女儿,老二已经没有了,你的意思是到土堆里把老二巴拉出来,接着给你看儿子?你要是没把小三送人,让女儿看儿子,谁也说不出什么来,问题是你把孩子送人了,现在看孩子找不到人,又想起三女儿了,这叫什么事啊!
生母坚持说:
无论如何,孩子是我生的,我有权力要回来!
邻居气的无话可说,抛了一句:生为你们的女儿真是悲哀。
两夫妻没理会邻居,真的是去养父母家要三女儿了。先不说养父母同不同意,他们一进家门,三女儿就躲的远远的,带着养父母家的弟弟一起玩耍了。
养父母说,当初说好的,你们这么做是在坑孩子。
两夫妻见三女儿不愿回家,养父母态度又很坚决,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邻居们见俩夫妻,总是绕开走。
然而,他们的大女儿真的成了弟弟的小保姆,穿着亲戚朋友送来的旧的不能再旧的衣服,带着光鲜亮丽的弟弟,走在村口,都会被村民指着鼻子说:这爹妈造孽啊!
2、
儿时的一个玩伴喜子,三岁时因为父母生弟弟,所以把她送给堂伯家,那时,我们对她的生活没有太多记忆,只记得,上学时,大家都说她是捡来的。
因为堂伯家条件不好,后来又生了弟弟,所以,堂伯家的负担越来越重,喜子的衣着也就差了很多。毕竟是亲生儿子,堂伯和伯母对儿子总好过喜子。从那时起,喜子开始变得越来越自卑,只是,性格出奇的要强,虽说情商不是很高。
喜子的亲妈家一共有五个孩子,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她是老四,大姐留在身边,老二、三、四都被送养了。
喜子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打工赚的每一分钱都交堂伯,虽然不多,但是,自己留下来的还是微乎其微的。包括结婚彩礼钱,也是全部上交给堂伯,因为弟弟要读书,家里要用钱,所以,喜子就成了这个家的支柱。
打工的城市正是亲生父母做生意的小城,她说亲姐姐就是那个时候联系上自己,与亲生父母相认的。好多年没体会到亲生父母的爱是什么滋味的喜子,想着或许从堂伯那里没有体会到的温馨,或许在亲生父母那里能找补回来吧。
开心的喜子终于要见亲生父母了,心里五味杂陈,各种滋味都有。
见面时场景如出一辙:亲妈拉着喜子的手诉说她的不容易,说当年真的不舍得把她丢下。只是家里的条件不好,别人都劝她还是送人吧。
亲妈的苦情戏起先让喜子很感动,觉得她当年一定有自己的苦衷。既然认了,也就认了,多了一门亲戚而已。
相认仪式结束后,一般亲爸妈会给久别重适的女儿一个大大的见面礼。
当时,我们半开玩笑的问喜子:你妈是不是给你好多钱呀,真是让我们羡慕!
喜子回了句:是啊,她从口袋里掏了3百块钱给我,说让我买点吃的。
喜子坚持认为这钱是没有做任何准备,而是亲妈顺势从包里掏出来的,那个举动,伤了喜子的心。
她固执地说:
如果没有那次相认,或许我和养父母的生活过的很平淡,很辛苦,至少,少一份烦恼。
我们劝她:或许她当时来不及准备呢!
喜子很坚定:他们提前一周和我约定见面时间,会没时间准备吗?
后来,喜子结婚生子,都没见亲妈一家出现。喜子说,因为老公家条件不好,他们觉得这辈子对我没指望了,所以,他们只是象征性的给了一笔钱。
再后来,每年的传统节日,喜子都会带老公孩子去看亲生父母,每次大包小裹的去,回来时,亲生父母都是冷脸相待。
喜子说:老公已经下最后通牒了,这辈子再也不会跟我去见亲生父母了。即使将来赡养老人,他宁愿养我养父母,也不愿与亲生父母见面。
喜子很难过:按道理,大姐家条件不错,亲爸妈做生意也是小康家庭,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他们与我相认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实在不理解!
伙伴们都说:其实很正常啊,你亲生爸妈以为你长大了,想要回你,捡个现成的大闺女谁不愿意呢?可是,谁叫你没顺了他们的心,没嫁个有钱人呢?你想想看,如果你老公很有钱,他们现在一定会非常待见你。想让一对曾经丢弃你的父母待你好,你得有利于他们接待你的资本。
喜子点点头:当初,真的不该相认!
3
有些送养过女儿的妈妈们,或曾经被父母送养的成年人,总在思考,要不要认回曾经弃养的孩子,或要不要与曾经弃养自己的父母相认。
说实话,在曾经那个年代,一家四五个姐妹一个弟弟的现象十之八九,但是,大多数父母还是坚持把女儿们养大,从没厚此薄彼。对每个女儿都一视同仁,尽管他们同样期待儿子,不过,哪怕再亲的亲戚想领养其中一个,哪怕日子过得再苦,他们也坚持不给。
事实上,当父母狠下心来抛弃子女时,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否定了子女的存在。相认,只是他们历经磨难后想要弥补自己错误而已。
而抛弃子女的父母,即使善心大发,也存有私心,就如同掺了杂质的爱!
而被弃养的子女最无力的是:满心欢喜与亲生父母相认,却换来亲生父母的无休止索取或二次抛弃。
那么,作为曾经弃养过孩子的父母,请别再打扰曾被你弃养的孩子平静的生活;曾被弃养的孩子们,也别因亲生父母的一举一动影响了大好心情。
把更多精力和时间用在完善和提升自己上,你或许会发现,即便弃养过你的父母想索取,也要掂量掂量曾经犯下的错对你伤害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