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秀山,秀色可餐

2019-07-29     在玉溪

秀 山

秀 色

可 餐

文图丨杜建明

/

通海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弯弯

曲径通幽处

就看见了禅房花木深。

拾阶而上

就是岁月的穿梭

古刹参错

积翠凝香

青烟袅袅

这就是秀山

/

01

‘青山隐秀色’

素有“秀甲南滇”美誉的云南通海秀山,千百年来,经通海节度使、大理国王段思平等历代的扩建修缮,文人学士、百姓官宦的爱护与完善,遂成林木丰茂、文采斐然、闻名遐尔的游览胜地。

秀山至今形成的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涌金寺、白龙寺、文庙为主体的七大建筑群,可谓一个古建筑博物馆。

秀山素以小巧玲珑、浓郁青秀闻名,其秀就在于绿。茂密的林木,翠竹万杆,野花点点,奇松参天,杉栗葱翠,松林似海,涛声如吼,一年四季争奇斗艳。

青青秀山,秀色可餐

滔滔洪水一方愁

卓锡穿通入海流

在昔若无僧畔富

至今哪得秀山幽

‘清风扬古韵’

据《大明一统志》载,明代秀山就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苍山齐名,为云南四大名山之一。

山内不仅生长着宋柏、元杉、明玉兰、茶花,被称之为秀山“四绝”。更有历代墨客骚人、学者名宦之吟咏,使秀山成了“匾山联海”和碑林。

普光寺,建于公元1249年。寺院内完好保存着立于元代宣光七年(公元1377)的“普光山智照兰若记”碑。

涌金寺院内的秀山古柏阁。秀山至今保留的匾、联、碑、刻共250余块,上乘的书法之作使诗、书、画、景和精美的建筑珠联璧合。

1962年,朱德委员长访通海题诗碑记。

清凉台,始建于晚唐时期。悬于清凉台药王殿的“宝藏”巨幅匾额,为北宋书法家米芾所书。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轻雨润古今’

秀山历史上曾是佛、道、儒三教活动胜地,道家(三元宫、颢穹宫)、佛家(清凉台、涌金寺等)、儒家(文庙等)的和谐融合,是一个集宗教、建筑、园林、匾联文化为一体的多元化名山。

自汉唐以来,“彝汉杂处,喜讴歌“的文化氛围,形成了如今以北方音律、江南韵味和民族古调为特色的通海洞经音乐。

每年在文庙开展的“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儒家的“三礼”节活动,不但是通海人对儒家文化最好的诠释,也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承。

厚重的秀山历史文化孕育了文化通海,每年逢年过节的民族、民间、民俗活动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来源:行摄玉溪

编辑:李靳雅蒋婵雯 审核:杨雪

玉溪人都在看

盛夏,狂欢峨山火把节!

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 请注意签收!

解答 | 玉溪自然人服务中心可办理哪些业务?

玉溪日报新闻客户端

在玉溪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c_NymwBJleJMoPMMG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