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听力从怀孕就得开始保护:以下损伤听力的行为,妈妈要避开

2022-04-05   空谷幽兰育儿

原标题:宝宝的听力从怀孕就得开始保护:以下损伤听力的行为,妈妈要避开

很多家长可能只知道要保护孩子的视力,但是作为一个听力不是很好的人,告诉大家,孩子的听力也同样非常重要。

我小时候,在老家玩,在草场睡着,一只小蜈蚣钻进了右边耳朵里,后来虽然弄出来了,可是右耳的听力一直不太好。很多人并不知道我的这点缺陷,但是,当别人小声说话的时候,我偶尔会有听不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别人的问题,只能尴尬地笑笑。

还有就是,有时候听不见别人说话,也会被误会——这个人怎么不理我呢?后来更是被同学孤立了。

听力对于孩子来说,就更重要,很多的儿童都是因为听力障碍,而导致语言表达能力的障碍,听力是孩子与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功能。

很多家长都是因为比较无知,所以在无形中导致孩子的听力受损,但是后续的补救就非常困难,等到了解以后,只能是非常后悔罢了。

我们该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听力呢?应该从孩子的胎儿发育时期起,就做好准备!

胎儿听力在怀孕初期就已经开始发育了,妈妈要注意保护

胎儿的听力发育,比视力发育要早很多。正常发育的胎儿,在妈妈怀孕的前三个月就已经开始发育了,孕中期和孕晚期就属于单纯的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了。

孕期保护宝宝的听力发育——不能随意用药。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发育,我们在前三个月会有一些孕期反应,身体很不舒服。在整个孕期,也会有生病的困扰,但是,怀孕初期的前三个月,妈妈是不能随意用药的,会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影响。

比如氯霉素之类的药物,就会对孩子的听力造成很大的伤害。就算是整个孕期,我们也都要加强体质,就算身体不舒服,也不能随意自己吃药,要去医院听医生的处理意见。

孕期保护胎儿听力发育的方法,除了避免药物对胎儿发育的影响,还要按时去医院做产检。有家族性耳聋的妈妈,最好还要做一下耳聋基因的检测,避免胎儿有遗传性耳聋基因。

哺乳期,也是婴幼儿听力保护的关键时期

朋友家的孩子,才三个多月大的时候,居然得了中耳炎,可把妈妈吓坏了,幸亏治疗及时才没有影响听力。

如果我们上网查一查就会发现,婴幼儿得中耳炎的比例是很高的。孩子出生以后,可能他在一段时间以内是看不清眼前的事物的,但是,他是可以听到妈妈的声音的。在婴幼儿的哺乳期,我们有一些无意中的行为,会伤害到孩子的听力。

宝宝呛奶、吐奶,可能会造成宝宝听力影响。

我们大人如果有呛到也会感觉耳朵被堵了,非常难受,但是呕吐物不容易逆流进入耳朵。宝宝因为发育不完全,他们的咽鼓管处于平直的状态,当宝宝呛奶、吐奶的时候,就容易流入耳腔,从而引发中耳炎,如果比较严重还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听力。

婴幼儿哺乳期,为了保护孩子的听力,妈妈应该这样做

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宝宝平躺喝奶,妈妈可以坐起来,把孩子45°倾斜抱在怀里喂奶

另外,宝宝年龄小,我们喂奶的速度应该慢一点,控制宝宝喝奶的速度,尽量不要让他呛到。还有就是,宝宝吃饱了,我们不要忘了把宝宝竖抱起来,给他拍嗝,预防宝宝吐奶、呛奶。

婴幼儿时期,宝宝弟弟听力护理,妈妈容易犯这几种错误

妈妈频繁给宝宝掏耳朵,影响宝宝的听力。

在我们老家,有句话说得好,耳朵越掏越聋。

孩子的耳朵更是不能经常掏耳垢,我们的耳朵里的耳垢,会随着人体的一些动作自动排出,一般不会影响听力的。反而是妈妈掏耳朵的时候,容易刺激耳道、耳膜,强烈的刺激、伤害会让宝宝的耳朵发炎,影响宝宝的听力。

如果宝宝的耳朵真的需要掏耳垢,也要用柔软的工具,掏一掏比较靠外的位置,比较深远的内耳一定不要用力掏。

妈妈给宝宝擦鼻涕太用力,影响宝宝的听力。

宝宝经常会有感冒流鼻子的时候,我们给宝宝擦鼻涕,不要太用力,想一次就擦得干干净净的。大人使劲儿捏孩子的鼻子,会让耳朵非常鼓胀,小耳朵容易受伤。

给宝宝擦鼻涕,要轻轻地擦。最好用湿润一些的纸巾,不会太伤害宝宝娇嫩的皮肤。

妈妈给宝宝灌药、灌水、强行喂饭都是不好的。

宝宝吃药非常困难,还有的宝宝不愿意喝水,妈妈也用小勺喂水,妈妈强制给宝宝喂药、喂水,都会让宝宝有呛到的可能这和宝宝呛奶是一样的道理,容易让宝宝的耳朵发炎。

宝宝吃药,我们可以用一些比较巧妙的方法,比如,混在一些孩子比较喜欢吃的食物中,再比如用吸药滴管等等。

用药不当,会让婴幼儿的听力受损。

我们老家的邻居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悲剧,儿子几个月大,因为用抗生素不当,导致孩子的耳朵失聪。

所以,婴幼儿一定不能随意用药,特别是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孩子生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看病。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细心呵护,幼苗终究会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