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不乏骁勇善战的将士。这些将士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多都被授予了军衔。
不过在授衔这件事上,却发生了许多趣事。其中就有这么一个人,他本该被授予中将,但到最后,却成了大校。他嫌丢脸,授衔仪式找个借口不去了,大校军服也被他锁在箱子里。这个人就是杨宗胜。
杨宗胜,1906年出生,24岁就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他勇敢无畏,有着坚毅不拔的精神。在他参加长征的时候,路上生病了,像许多生病的人一样,他被部队留在了某位老乡的家里休养。
他在休养好之后,本可以就此离开部队,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他却坚持去追随部队。在路上,为了尽快追上部队,他轻装前行,在身上的钱财都用光之后,就边赶路边找树皮来充饥,最终他追赶上了部队。
这样顽强的意志,充分体现了红军的精神。
后来在抗战时期,杨宗胜担任过湖北军区司令兼政委。他不仅自己优秀,他所带领的部队也十分的优秀。在他的带领下,湖北根据地得到了巩固,也得到了壮大,发展状况一片良好,后来编入了中原部队。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但不曾想,杨宗胜这时突然经历了一场亲情离别之痛。
他的儿子杨英九也是一名红军,并且就在中原部队,但不曾想,本来可以和父亲一起并肩作战的,却在与国民党的交战中,不幸去世了。但是杨宗胜并没有因为伤痛而颓废,他将悲愤化为了力量,带领着他的部队,突出了重围。
优秀的人就应该得到奖励。杨宗胜在后来的军队干部评级中,被评为副兵团级。按照规定来说,副兵团级往上升的话,应该被评为中将。但事与愿违,杨宗胜本应一级一级地往上升,但现实却是一级一级地往下降,之后跌到了大校!
这是为何呢?据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杨宗胜曾经公开维护过一个开明的地主,而这个地主曾经帮助过他的部队。或许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让我党觉得杨宗胜的思想觉悟还不够高,所以给予他降级处分。
本来是高高兴兴的一件事,看到这样的结果,不免让人尴尬。杨宗胜在得知自己被评为大校之后,随便找了个借口,没有去参加授衔仪式,因为怕尴尬。他的大校军服被人送到家里后,就被他锁在了箱子里。
之后他又主动请缨,申请调去新疆,为边防事业做贡献。在那里,他担任过副参谋长、副司令,在那边度过了他的余生。
不过说实话,虽然杨宗胜最后只被评为了大校,他的功绩却并不会因此而被磨灭掉。历史会记住他的卓越贡献的。#开国将帅授勋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