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能在各个网络平台上看到和《上海堡垒》有关的话题。
而围绕它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负面言论。
这也难怪,《上海堡垒》从筹拍到上映,足足用了六年的时间。
据说光是打磨剧本就花了三年,然而这部耗费3.6亿巨资打磨出来的电影,交出来的成绩却实在一言难尽。
上映的第二天,票房便急速下坠到1861.6万,豆瓣评分仅有3.2分,
给出的评价好于1%的科幻片,好于0%的爱情片。
在百度上随便一搜关于“《上海堡垒》流量电影”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抵制的声音。
简直不能更惨了。
面对这样的状况,网友们众说纷坛。
有人觉得就不该让鹿晗来演,没有一点军人气质,里面的造型也很不严谨。
甚至直接在豆瓣上留言问:“鹿晗为什么还不退出娱乐圈?”
也有人说,这样的剧情换了谁来演,都照样得扑。
而刷屏最多的一句话是:
“流浪地球打开了国产科幻片的大门,却被上海堡垒给关上了。”
但显然《上海堡垒》的导演不这么认为。
对于豆瓣3.2的评分,滕华涛导演表示:
不管是从态度上,还是技术上,还是很对的起自己的。
听到有人说《上海堡垒》关上了国产科幻的大门,他很不理解,还说:
“可能很多人本来就抱着做不成的心态,结果验证了,就是弄不成的。”
这话说的,好像自己还挺大无畏的,做了很多人没有勇气去做的事。
即便网上那么多人评论不好,滕华涛导演还是很坚持自己的观点。
他觉得很多人都是跟风评论,其实压根就没看过。
不过三好却很认同微博上一位网友的说法:
豆瓣可能会让你错过一部好片,但绝对不会让你错看一部烂片。
滕华涛导演虽然发了道歉声明,但从他在采访中的回答来看,他对自己交出来的这份答卷,还挺满意。
至于道歉,他也解释是因为网上的负面评论太多,需要一个人出来承担责任罢了。
可能唯一让他觉得做错的,就是用了鹿晗吧!
对导演来说,鹿晗的粉丝只能在宣传上有一定帮助,并不会对票房有什么帮助,他还强调这是大家很早就有的共识。
让三好疑惑的是,在导演眼里,粉丝的力量很有限,黑粉的力量却无穷大。
评价不好,黑粉的锅;票房不好,黑粉的锅。
双标的还能再明显点吗???
采访结束后,关于导演直言用错了鹿晗的言论,就直接在微博热搜上挂了一天。
其实电影上映前,鹿晗没有全情投入、拍戏不耽误看球、陪女朋友打游戏这些事,就已经遭到过不少网友的群嘲。
不过鹿晗早就不是第一次表达自己对演戏的态度了。
何况出道这么久,没有一部代表作,演过的电影和电视剧也几乎没有一部评分说得过去的。
这些观众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导演在选择鹿晗参演的时候难道没有了解过吗?
虽然三好表示不信,但导演还真是这么说的——
“选择小鹿确实不是因为投资方的压力,也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有什么样的明星,而是因为很早就觉得合适。”
不过其他的工作人员,对这个说法显然是有歧义的。
总制片人王琛说:
“我们这个项目需要他,比他需要我们更甚。”
在网上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因为鹿晗主演《上海堡垒》,江南一度很嘚瑟。
也不怪江南嘚瑟,要知道,在当时鹿晗可是连公开个恋情都能挤炸微博服务器的人。
而在15年前后,流量+热门IP还是市场上的香饽饽。
例如口碑并不算好的《小时代1+2》,网传成本仅4700万,照样靠着改编IP+杨幂、陈学冬这些流量拿下了7.8亿的票房。
所以在后来的发布会上,江南才会直言:
“用(鹿晗)既有演技的考虑,也有商业的考虑。毫无疑问,鹿晗是一位在商业上很成功的明星。”
商业上很成功,说白了不就是能带来经济,带来利益吗?
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经过这两年的荼毒,观众对流量的抵触情绪也越来越大。
这种情绪有时确实会导致观众错过某些比较出彩的表演。
比如去年上映的《动物世界》,很多观众因为主演是李易峰,直接选择不看。
但实际上,李易峰在里面的表现,真的进步了不少。
而《动物世界》本身特效精致、故事情节也还算不错。
虽然最终票房只有5亿,也亏本了,但没有人骂电影,也没有人怪演员。
还有去年,黄渤首次执导的作品《一出好戏》,选了张艺兴作为主角之一的时候,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可等到上映后,很多人都表示看到了张艺兴的演技,尤其是黑化之后的表演,非常亮眼。
虽然后来《一出好戏》的评分也没有太高,但打低分的人基本都是因为觉得情节设定有不太合理的地方。
同样的,没有人骂电影导演,也没有人怪张艺兴。
至于黑粉打差评的,根本就不存在。
其实观众的眼睛都不瞎,一部电影用没用心,目的单不单纯,大家一看就看得出来。
说到底,流量不是原罪,把流量当成糊弄观众的圈钱工具才是做不好电影的根本原因。
《一出好戏》和《动物世界》,虽然制片方和导演都选择了流量演员来做主演,
但从来都没指望他们来扛票房,而是单纯的把他们当作一个普通演员来用。
至于《上海堡垒》,我觉得有句评价说的很到位:
用鹿晗扑的惊天动地,不用鹿晗扑的悄无声息。
大家怎么看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