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丹县积极践行新时期兴水治水思路,认真组织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跨越,全县水务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让群众用上“放心水”
“现在家家都通了自来水,用水既干净又方便。”大马营镇磨湾村村民陈学孝说。来自村民朴实的话语,折射出山丹县乡村接通自来水后,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该县下发《山丹县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实施方案》,以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有效解决了17.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该县采取“以大带小,以城带乡,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等方式实施巩固提升工程,科学合理确定工程布局与供水规模,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的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和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同时,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巩固提升农村饮水供水安全,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全县累计建成标准化水厂30座,日供水规模达到了2.1万吨,13个贫困村732户精准扶贫对象的管网覆盖率达到了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100%。
让水务改革更惠民
今年,该县在“放管服”改革上狠下工夫,创新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完成水行政“三单一网”权利清单梳理工作,编制完成取水许可等14项许可事项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梳理出“最多跑一次”行政权力事项4项,公共服务事项2项,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水利行政审批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该县进一步深化水利水务改革,在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水务服务体系、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骨干水网建设等方面将改革纵深推进,部分改革取得重点突破。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县水利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水利改革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吸纳资金,引进技术。
通过稳步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全面落实节水行动,并以马营河灌区为水权分配试点,依据用水需求和节水技术应用等情况,将用水指标逐级分配到乡镇、村社、协会和农户。严格制定了《山丹县深化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全面复核完善地下取水井计量设施的基础上,修建支斗渠量水堰40座,建成渠道自动化量水设施26处、水权水量交易分中心1处。依托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精准推广以管灌、滴灌为主的灌溉节水技术,常规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4.5万亩,灌溉水利用率达到53%。
让河湖更美丽
2017年,山丹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山丹河改造提升作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做活水文章的惠民之举,依托项目建设,对山丹河城区段实施河岸整治工程,解决了河道被随意侵占和河道内乱倾乱倒垃圾的问题。2019年项目建成,山丹河实现了“河清、水绿、岸美”,成了集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生活居住为一体的滨河景观带。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全县河长制工作的有序推进,得益于县、乡、村三级191名河长的共同努力。
近年来,该县全面开展“河长制”工作,把治水作为推进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维护水生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加强水管理,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建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共设立河长191名,6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别担任全县6条主要河流的河长,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主要河流全面实行“一河一策”和“一河一档”管理。多次组织水务、环保、河长办等部门,针对各乡(镇)河长设立、制度出台、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落实、“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进度等情况进行多次专项督查并进行通报,促进了各地河长制工作均衡推进。认真组织实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取缔入河排污口18处,拆除违章建筑物20处,清理河道生产生活垃圾6250余吨,打击河道非法采沙行为2处,关闭退出河道采砂洗砂场26家,拆除生产生活房屋820平方米、采砂洗砂设施设备25台(套),平整采砂坑道42处,设置防护围栏32公里,保证了河道的整洁畅通。(杨建刚 杨政泽)
来源:中国张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