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锦州
作者:白雪生
2021年,中国共产党锦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响亮提出,要探寻锦州的突围路径,倾心谋划、全力打造东北陆海新通道的“桥头堡”。
在我看来,这是对锦州战略地位的重新发现!
锦州,又一次被推到一个伟大时代的追光灯下!
在中国历史上,对锦州这一块得天独厚的特殊区域,倘若自明、清、民以来,到新中国解放,至少,大抵有过3次称得上是具有战略高度的重新发现。
其实,若从更早的史册里找寻,发现并打通辽西作为通道的意义,应该从曹操北征乌桓开始算起。
在中国东北史上和辽海汉魏之际的交通史和民族关系上,最具历史震撼力和影响力的事件是东汉末建安年间,魏武帝曹操策马辽西“白狼山”,大破三郡乌桓后,从柳城旋师辽西“碣石”,以观沧海的历史传奇。
位于今河北省与辽宁省交接海域的碣石(原属辽西省锦州市辖区,今位于绥中止锚湾与山海关交界处)
曹操北征三郡乌桓的意义,在于重新开启了卢龙塞“堑山湮谷五百里”古道,继承和进一步开拓了,由“渔阳”“无终”至辽西郡和右北平郡这先秦以来的古代交通要道,特别是进一步打通了从“卢龙塞”至“平刚”至“白狼”“柳城”之间,“堑山湮谷五百余里”辽西交通孔道。在中国东北,特别是在辽西交通历史上,树立了重新开拓“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阻碍不通的辽西古交通地理的阶段性人文丰碑。直至三燕时慕容皝伐后赵棘城,仍取此道出古北口历平刚道,亦称“诡路出其不意”。
辽西故道大凌河义县流域
我以为,大概这应该是作为古道的辽西,特别是从地理意义上的第一次发现吧。然而,这还不能说,这次是对锦州的一次重新发现。
之所以,本文从曹操北征乌桓切入,就是因为锦州与辽西,既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又不能说完全等同。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出现,对于锦州,包括整个辽西,特别具有筚路蓝缕的开创意义。
义县辽代广胜寺塔
这是一位值得深思的历史人物。阿保机从蒙古高原起步,继而就不屈不挠地向南“突围”,其动机究竟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出于“贪婪”和“掠夺”的本性吗?就历史冲突而言,他们确实造成了各种灾难,但如果仅仅如此,他们又何必动辄掳掠成千上万的汉人带回来,而不是杀掉。而是在辽西整个“圈地建城”的“城镇化建设”中,具有深谋远虑、战略眼光的阿保机,甄选保留下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选以织锦奴隶建造了锦州城。这其中,地缘政治、交通气候、生产生活资料需求等等文明因子,显然在发挥着看不见的影响。
锦州明辽东镇长城遗址
从而,跌跌撞撞的中国东北史走进到了明末清初。明清之际的锦州,是大明王朝设定九边重镇,而这一线,就是夹在明清之间的夹缝地带。能否认为,从政治、军事、地理的战略意义上,重新发现锦州的第一批精英,应该是清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们呢?不然,为什么就盯着这一片土地,在此爆发了“大凌河之战”“宁锦大战”“松锦大战”“一片石大战”?他们发动的所有的战役,都是把锦州作为一个历史的重要拐点。就这样,历史就在这一个小小的拐点处轻盈地一转,就是他的这一转,便给中国转来巨大的影响与全新的格局。依我看来,对于立国之初的两代满族精英来说,都具有重新发现锦州的战略意识。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锦州事件”,也足以证明,那些制造侵华思想理论的日本法西斯理论家北一辉、石原莞尔等,所以要把“经营满蒙”的构想,建立从东北与中原夹缝之间的锦州上,划定锦州,作为区分中国和“满蒙独立”分界线,似也可看作是从特殊地理地位的对于锦州的另一次重新发现吧?
而在中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重新发现锦州,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迅速夺取全国政权,其实,是从锦州开始谋定新中国的!
毛泽东之所以高于他的战友,就是在决定大历史走向的时候,他发现了锦州!
作为领袖,之所以能够创造伟大的历史,就在于他能够发现并带领一个时代走向新转机。
其实,这是思想的胜利!
难怪,多年之后,有国军老人哀叹:“党国之败,先败于塔山!”
难能可贵这一次,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战略格局中,又一次重新发现了锦州。
被重新发现的锦州,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又一次站在了对外开放的新前沿!
锦州市文联
编校|周丽 刘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