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王者七匹狼,如今为何被男人“抛弃”?

2020-01-02     化纤邦

曾经的王者男装七匹狼,已经逐渐被男人们所抛弃。



七匹狼火遍全国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海澜之家、美特斯邦威这些品牌。在公务员工资平均每月三四十的年代,七匹狼一件茄克卖到100元,也是供不应求。


可是沧海桑田,曾经的王者男装七匹狼,已经逐渐被男人们所抛弃。


当马云搞起了互联网购物,使得线上品牌业务飞速发展时,传统的服装品牌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同时国外品牌入驻,从国产品牌手中迅速抢占市场。


众多国产品牌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从忙着卖衣服到忙着关店止血。强大如海澜之家也遭遇了成长瓶颈,增速缓慢。七匹狼则也在多元化发展中,不断进行自救。



1


七匹狼服装业绩

自2013年迎来巨大打击


2012-2013年对国产服装品牌来说是重大的拐点,众多服装品牌自此遭遇滑铁卢,一蹶不振。七匹狼也未幸免于难,自2013年开始出现业绩下滑,当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了20.23%和32.44%。


在统治男装天下时的疯狂开店扩张,此时成为了七匹狼的累赘,七匹狼只能关店止血。门店数量由2012年的4007家下降到2014年的2821家。



国内服装品牌大多以轻资产模式运营,把钱花在品牌宣传上,这也是当年森马、美邦等品牌迅速走红的原因。


虽然七匹狼刚开始是“自主+外包”的模式,但之后并没有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开始以“外包”为主,逐渐转向轻资产。


而这场国产品牌的灾难也与此有关,原因主要有三:


01 线上的冲击,导致线下市场萎靡


以马云的淘宝为首的一系列互联网购物平台的兴起,滋生了众多线上品牌。


线上品牌不需要实体店,没有房租,运营成本低,产品价格相对于实体店更便宜,且产品更加丰富,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此对线下服装实体店带来巨大打击,线下市场萎靡。


02 国外品牌挤压,使得国产品牌失去市场


国外一系列大品牌入驻中国,打造“快时尚”。


以ZARA为例,其凭借着庞大的设计团队和供应链优势,新品从设计到出货只需要两周时间,而国产品牌需要4-6个月,根本跟不上国外品牌的新品推出速度。


ZARA新品“少量多款”,总有一款你会喜欢。而国产品牌则是库存大量积压,在轻资产模式运营下,这就是致命打击。


03 国产品牌缺乏自主创新力


优衣库、ZARA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造“柔性供应链”,迅速推出迎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而国产品牌没有如此庞大的设计资源及供应链管理能力。自然被甩在身后,丢失大量市场。


从七匹狼的研发投入来看,自2013年的1.09亿下降到2018年的5278万,研发投入率也从3.92%下降到1.50%。不重视创新研发,拿什么产品和人拼?



2


多元化运营自救

发展依然步履维艰


内衣、内裤、袜子成为七匹狼营收主力军。经营惨淡,但七匹狼没有坐以待毙,2014年七匹狼将原有对外授权的针纺类商标收回,开始自己制作男士内衣、内裤、袜子及针纺产品。


2019年上半年七匹狼营业收入15.55亿元,其中内衣、内裤和袜子贡献了33.23%的营收(2015年七匹狼年报中称其它类主要是内衣、内裤和袜子收入)。这部分业务已经成为了七匹狼的营收主力。


内衣、内裤和袜子的毛利率低于其他产品的毛利率,七匹狼增收容易增利难。虽然内衣、内裤和袜子产品七匹狼卖的很好,但是这些产品毛利率低于其他产品,虽然七匹狼近几年的营收迅速回升,已超过2012年的巅峰时期,但是净利润上升却要慢许多。


衣服不好买,七匹狼投资做的倒不错。七匹狼的创始人周氏三兄弟衣服不好卖时,酷爱投资,也算是多元化经营自救的一种方法了。七匹狼总部的房地产投资收益甚至一度都超过七匹狼服装。


在上市公司中,投资收益也成为净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净利润3.46亿,投资收益就有1.54亿。但是七匹狼总归是做服装生意的,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了。



3

重新重视服装本身,

但似乎已为时晚矣


七匹狼2017年收购收购老佛爷旗下同名法国轻奢品牌Karl Lagerfeld大中华公司,想要加入时尚队伍,丰富自己的时尚品牌。


但这家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并不是很理想,收购之后,2018年亏损4013.82万,2019年上半年亏损1557.47万元。看来此次收购,并没有为七匹狼打造时尚之路,反而拖累了业绩。


2018年七匹狼终于想起来自己是个做服装的,宣称之后要重点发展自己的服装业务。


现在七匹狼除了打造自己的主品牌“七匹狼”之外,也在努力打造自己早年的轻奢品牌“WOLF TOTEM”和2016年收购潮男品牌“16N”。



在代言人方面也请了《这就是街舞》的冠军韩宇。七匹狼是在努力把自己的产品打造成年轻化、时尚化,想要重新获得年轻人认可。



虽然七匹狼上过四次米兰时尚周,但是总给人一种爸爸穿的品牌的感觉。国产服装行业低谷时,它多元化发展,靠卖袜子、内裤增收,即便如此也难增利润。


或许中间一段时间没把太多心思放在做衣服上,而把精力转移到了投资上。现在重新着重发展服装业务,但目前看来,想要打造时尚品牌,未来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T61ZW8BMH2_cNUgev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