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有一饼,其制作技艺入选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此饼名为海参饼,又叫排饼。 海参饼是江西广丰家喻户晓的食品,蹊跷的是,它的成分与海参并无任何关联,只是形状有些相似。
与价格不菲的海产品海参不同,海参饼是备受平民百姓喜爱的古代“汉堡包”,携带方便,开水一泡就可以变成美食。
洋口海参饼,又名排饼,大约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1)已有大规模生产,历来是广丰糖坊业的知名品牌,家喻户晓的平民食品。
海参饼原料,以面粉为主,有白糖、面粉、麦芽糖、碱粉等数样,其制作工序,科学而讲究,经过和面、发酵、搅拌、揉匀、切形、蒸烤、成品、熏干、包装即可出售。
洋口海参饼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糕点。以洋口镇为中心,全县各地都有饼炉作坊,而且长期生产不衰,直到中西糕点如林的今天,广丰百姓仍然钟爱于它。其原因是:
(一)平民食品。价廉实惠,食用方便。它是广丰百姓的“汉堡包”,又是劳动者的“方便面”。
(二)节日礼品。广丰习传,每年端午节,亲戚送礼,必备排饼,约定俗成,家家如此,代代相传。
(三)营养佳品。其中的面粉、蔗糖、麦芽都有利气生津,消积化食的功效,老少皆宜,香甜可口。
传统商品,虽受当今市场的冲击,辉煌不再,但品牌犹存,在全县各乡镇村仍在销售流存,颇受欢迎。这种手工工艺,毕竟劳累辛苦,利润低微,年轻人不愿继承,已呈失传的危机。
制作洋口海参饼时,要将配好的原料加水揉成面团,待发酵八九个小时后,再放入面机中搅拌,成为面料。将面料搓成大小相等的团子,四个一组,连成一排,形似海参。再用刀切开两半,按住相粘,就成形了。
把成形后的面饼放入饼坊特制的烤炉中。炉内燃烧炭火,一个个成品分别贴在炉壁上,再向炉中浇下一碗冷水,水火相撞,放出腾腾蒸气,盖上炉盖,成品在炉内蒸烤十多分钟,就能烤熟。取出烤熟的海参饼,放进另一烤箱中进行炭熏。一昼夜后慢慢转干发脆,就算制作完成,可出箱包装了。
旧时的包装少了许多复杂华丽,一块海参饼二两,十块一包。每包装成上大下小的方形梯状,缠以红绳和红纸广告,朴素大方。
儿时的味道
你想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