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抗抗菌病毒的历史上,比消毒液和酒精更早出现的是它们!

2020-08-11     考拉阿丝

原标题:在人类的抗抗菌病毒的历史上,比消毒液和酒精更早出现的是它们!

一直以来,精油是通过美容护肤走进大众生活和视野的,精油进入中国首先也是在美容院引入,被列为化妆品类别进行备案监管。

正值特殊时期,精油应该发挥它更大的价值,除了护肤领域,更应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健康防护中!

精油是一种由天然植物中的花、叶、种子、果皮、枝干、树皮、木质、根、地下茎、树胶或油性树脂中萃取出来的浓缩液体,它是该植物的挥发性芳香物质以及植物免疫与修护系统的精华。

现在市面上可见的精油有:100%纯植物精油(纯精油)、汽化精油、配制精油。

100%纯植物精油(纯精油):分为单方精油(也称单油)、复方精油(也称复合油)和基础油(也称基底油),价格昂贵。

单方精油(单油)是指单纯的一种品种、未经配方的纯精油,可单独使用,也可供混合调配时使用,犹如未经配方的单味药。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精油的萃取方法开始说起!

精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

1、水蒸气蒸馏法:操作最简单,成本较低,是最常用的萃取方法。

2、化学溶剂萃取法:是花类精油的常用萃取方法。

3、油脂分离法(脂吸法):是花朵精油的昂贵的萃取方法。

4、冷冻压缩法(压榨法):专门用来萃取贮藏在果皮部分的精油,如柑橘类的果实。

5、二氧化碳萃取法:是一种十分昂贵的方法,所萃取的精油质量近乎完美,价格也非常昂贵。

一般来说,要越少化学干预越能保持精油中的“植物生命力”,这也是精油之的以作用于人类身体与心灵的根本。

通过以上方式提取的物质是芳香药用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属芳香族化合物,是天然的,非人工合成的。所有的天然药材发挥的治疗机理都是其化合物产生作用。

别对精油成分的药效机制怀有偏见,众所周知的青蒿素也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运用乙醚浸提法和溶剂浸提法等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

精油这个概念是由西方传入的,听起来感觉一般般,但,追根溯源,和在此次抗疫中大展身手的中医同气连枝!

我们熟知的精油一直被作用在芳香疗法中,而近代芳香疗法发展历史也就近100年而已,对挥发性成分的应用研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但中医药的研究却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记录在册的芳香开窍醒神、避秽化浊等芳香挥发油的种类多达400余种(详见中药大辞典),仅以《国家新编中成药》第2版为例,以芳香挥发油入药的中成药就多达266个。

不仅中医药对此早有记载,众多研究也确证了精油的药效,比如《茶树、尤加利对空气传播流感病毒的灭活作用》该论文由2012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研究小组发表在《气溶胶科学与技术》上,文中主要诠释了茶树和尤加利精油不仅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还可以在接触到微生物的5-10分钟内,以快速、低成本的方式消灭这些细菌真菌微粒。哪怕是在气溶胶状态中,茶树精油TTO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如萜二醇-4、桉叶油醇、α-萜二醇等也可以很好的消灭病毒,并且减少病毒以气溶胶形式再次回到我们身边。

细胞再生、杀菌、镇定、免疫功能是单方精油的四大共性,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精油都有抗菌属性。木乃伊制作用精油的原因就是精油可以杀菌防腐。只是不同的精油杀菌或者抗病毒的能力有差别。

“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是精油的基本特性之一,从致病细菌、病毒到真菌,精油能有效杀灭细菌而不产生耐药性,是一种极好的抗菌及抗微生物的资源。

精油的用法用量不同,性质就不同,只用在用量也就是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算是“药”。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的脸上,以1%的浓度来使用,那只能算日常的皮肤保养。

精油抗病毒或者预防一般流感,在正常的年月里,做精油空气喷雾5%、鼻腔护理油1%,而新冠病流行的现在浓度可以稍加提高。

总而言之,精油可以作为加强防病毒的有效措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O195HMBd8y1i3sJo1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