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喝茶 ,选择喝什么茶类蛮重要,茶叶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刻,不出意外的话,都会在第一次品饮的茶类里扎根,像我喝绿茶入的茶门,后面选茶饮茶都是绿茶,别的茶类喝不大懂,也很少去主动品饮。这是日常习惯,茶友们都是一样的。
喝惯了绿茶,喝到其它茶类时候,下意识的会用绿茶的标准看待茶质,这可不行,闹笑话了。六大茶类各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去品饮,虽说单靠一泡茶不一定能品懂,但最起码有个品饮方向,不至于闭眼乱撞。
一、绿茶,清汤绿叶,鲜爽清香:
绿茶主要以鲜爽滋味为重,有苦涩而后带有回甘,清香爽口。讲究嫩度,以春茶为最好,清明前采摘制作的明前茶,清明后至谷雨前采摘制作的茶为雨前茶。根据制作工艺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蒸青绿茶、晒青绿茶被淘汰没人喝,蒸青绿茶被日本传承,感兴趣可以尝尝,不过真心难喝。
炒青绿茶香气浓,味道重。烘青绿茶香气高扬,味道较淡。有揉捻工序的绿茶,也就是外形卷曲的绿茶味道浓,揉捻又炒青的绿茶香气最浓,味道最重。
正宗绿茶的茶色是黄绿色,偏绿色一些,准确说,应该是绿而发黄,并不是想象中翠绿、碧绿之色,如果是翠绿、碧绿、墨绿之色,说明茶质不好。当然,蒸青绿茶是墨绿之色,但也没几个茶友喝。
这些是绿茶的基本知识,基本了解即可,茶叶讲究山场,绿茶也非常看重,高山云雾出好茶,这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太阳照射时间少,空气湿润,气温低,茶叶含有的氨基酸含量更多,茶多酚含量更少,所以茶叶低苦涩而重鲜爽,对于绿茶来说,品质的提升非常明显。高山云雾出好茶这话,主要是说绿茶的。
二、黄茶,黄叶黄汤黄叶底,鲜爽微苦涩:
黄茶的干茶颜色、汤色和叶底都是黄色,所以有“三黄”的特征称呼。六大茶类里黄茶的名气最小,主要原因也源于在滋味上没特色,黄茶在绿茶的制作工艺上多了闷黄一道工艺,使茶色微发酵,在变黄的同时降低了茶叶的苦涩味,但这茶味还是与绿茶相似,但又没有绿茶的鲜爽滋味强。所以最大的特色就只有色黄了。
闷黄工艺很简单,就是用布将茶叶捂严实,促使茶叶在湿热环境中发酵。
黄茶根据嫩度分类,可以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想喝上一泡黄茶不容易啊,正宗的少得可怜,比正宗的名优绿茶还要难搞到。
三、白茶,不炒不揉,淡香回甘:
白茶也是未发酵茶类,所以同样看重鲜爽滋味,因白茶的制作极为简单,摊晾萎凋后直接干燥,这也使得白茶的物质浸出速度慢,耐泡度不错。白茶的香气不高不浓,但非常特殊,有淡淡的花香,陈年的老白茶还会有药香等香气。
白茶因为最接近茶叶本身的味道,也最贴近自然,所以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白茶以嫩度分类,可以分为芽茶和叶茶,芽茶有白毫银针,叶茶有白牡丹和贡眉寿眉。至于老白茶则是用贡眉寿眉紧压而成。
白茶也是未发酵茶类,鲜爽滋味不及绿茶黄茶,但胜在滋味醇厚,回甘更明显,香气也不如绿茶黄茶,但香气特殊。
四、乌龙茶,香型丰富,香气出众:
乌龙茶便是青茶,半发酵茶类,以香气丰富和高扬而出名。融合了绿茶和红茶的优点,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苦涩味很低。
乌龙茶根据产地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闽南乌龙的代表便是铁观音,闽北代表武夷岩茶,广东乌龙代表凤凰单丛,台湾乌龙没代表,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等。每种茶都有数种香型,例如凤凰单丛茶的香型可以细分几十种。
乌龙茶讲韵味,这个“韵”比较玄乎,有人不信,也有人确实能品出。像凤凰单丛的“山韵”,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观音韵”等,总的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有,但别追求。
五、红茶,红汤红叶,鲜爽甘甜:
对于茶友,全发酵的红茶是最友好的茶类,香气浓厚,滋味醇厚回甘。颜色也最为鲜艳,干茶乌褐,汤色黄红或者纯红色,透亮。用于制作红茶的原料比较成熟,最嫩不过一芽两叶,一般选用茶多酚含量高的茶树品种,这样才能保证茶汤的颜色和味道。
红茶根据制作工艺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小种红茶就是正山小种,是所有红茶的鼻祖。红碎茶代指英式茶所用的切碎红茶。最关键的是,红茶的性价比很高,不需要多贵就能喝到品质非常好的红茶。
六、黑茶,其貌不扬,口味独特:
黑茶外貌不佳,滋味重口,就香气和滋味来说,对刚饮茶的茶友并不友好。黑茶的滋味醇和甜润,有特殊的木质醇香。
黑茶以地区分类,可以分为四川黑茶、广西黑茶、云南黑茶、湖北黑茶、湖南黑茶。黑茶的种类不少,制作工艺也多有变动,但都有最重要的一道环节,渥堆。渥堆是黑茶的特殊制作工艺,这就是后发酵,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性工艺。
制作黑茶的原料过于成熟,甚至可以用粗老来形容,内含物质特别丰富。
想搞懂所有的茶,难度可想而知,先从一类茶入门,喝懂了之后再品饮别的茶类吧。
【爱上品茶】为您解答茶叶保存、冲泡、选购等问题,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欢迎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