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风头正盛的影片绝对非《寄生虫》莫属,自从在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以及最佳国际影片四项大奖后,《寄生虫》不仅改写了影史,还迎来了奖映季收视狂潮。
有四座奖杯加持,《寄生虫》的票房再创新高,北美周末票房激增,三天狂揽550万美金,成功跃居北美外语片票房第四,而在英国也创下了当地影史最佳外语电影开票纪录,环球票房累计突破14亿人民币。
2月17日《今日印度》报道, 印度泰米尔电影制片人PL Thenappan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剽窃了自己的电影, 夺走了电影的核心情节,目前他正在准备提起诉讼。
据报道称Tenapan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后看了《寄生虫》,才意识到该影片和自己1999年制作的《Minsara Kanna》在电影构成方面相似,但具体到《寄生虫》的哪一部分,他并没有明确指出。但Tenapan直指《寄生虫》是《Minsara Kanna》的翻版。
这名印度电影制片人也透露会聘任国际律师,在近期决定是否对其提起诉讼。然而时隔三天,仍然没有起诉的消息传出,这名电影人也并没有具体显示《寄生虫》在哪些情节上抄袭了自己11年前的电影。
《Minsara Kanna》和《寄生虫》大体上都讲述的是男主在恋人女主家里工作,并且全家贪图财富进到女主家里工作的故事。就电影情节来看,两部电影确实是有相似之处,但是并不能单纯的因为这一点而判定寄生虫是抄袭,也不能把两个情节相似的电影按照时间先后来判定哪一个抄袭。
对此,有网友认为,人红是非多,印度电影制作人是在碰瓷《寄生虫》,毕竟《寄生虫》如今声名大噪。而且就算是两部电影内容相似,但是《寄生虫》声名大噪,而另一部表现不好,这在一方面也表示了谁优谁劣。
有的学者认为,判断抄袭与其它行为的区别,可以从下面5个方面去分析:看被告对原作品的更改程度;看原作品与被告作品的特点;看作品的性质;看作品中所体现的创作技巧和作品的价值;看被告的意图。抄袭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同时也是在著作权审判实践中较难认定的行为。
《寄生虫》是由奉俊昊执导,宋康昊、李善均、赵汝贞、崔宇植主演的剧情片。2月10日,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四项大奖。
对印度同行的抄袭质疑,目前《寄生虫》发行公司CJ ENM和制作公司Barunsonena予以了回应,称并未收到印度影人的任何相关联络。而这两天,印度的影迷也高度关注这一事件,他们纷纷在社交网络上发帖透露“太荒唐”、“是不是太不像话了”。
现在电影制作的速度非常快,因此电影之间在框架上有类似性也是难免的,如果就因此判定电影抄袭,恐怕天下电影“一大抄”吧。对此,《寄生虫》导演及其官方还没有回应,事情真相如何,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