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畲家民居建筑群,感受民族特有文化气息,福建省福州福湖村

2019-12-12     视觉秀旅游

福湖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霍口乡东南部,南与连江县小沧畲族乡接壤,村民使用畲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福湖村是罗源县畲族名村,2006年列入福州市首批民间文化(畲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福湖村之西有一低地,溪洪爆发时常被淹没,则成为湖,村民为求逢凶化吉,称之福湖;又一说畲族人自广东迁居此地,为寻求福地,而称之福湖。该村,宋代属霍口里,元代属霍口上里,明代属黄重里,清代隶属重下里;民国时期隶属罗源县四区福霍保(福湖、霍口),后改为福(湖)丰(余)乡,福(湖)溪(前)保。雷姓畲族在福湖占少数,但在政治、经济上占优越地位。雷姓家族一排靠山边的房屋建筑是豪华的,砖墙包栋、房屋门前立五对旗杆碣,房内大厅横挂"文魁"、"拔贡"牌匾多面。


 古民居气派非凡;俗话说:“全国的畲族以罗源为代表,而罗源的畲族以福湖村为代表。”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个目前人口不足700人的畲族村,居然暗藏着8处清代古建筑群,特别是雷家大院和兰家大院为代表的建筑群气势磅礴,布局合理,大量精美的建筑细部雕饰,让人叹为观止。


  兰家大院:;蓝氏家族第四世本宅开基高祖蓝玉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一七七O年)建本宅拾扇杉木结构大厝,是建在神龟背上风水宝地,总用地面积3986平方米,共有房间238间。该宅正座经历二百四十多年风雨沧桑,清同治四年(1865年),蓝向葵考进第六十一名进士。


  雷家大院; 雷家第四代雷正椿从牛栏坪搬迁到此,繁衍到第八代雷春林的时候,雷家便开始发际,人丁兴旺,财源广进,开始兴建这座雷家大院,距今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清末世裔雷春林共有四子,其中三子均为恩贡生(光绪乙巳年雷溥荣、雷钦天,宣统己酉年雷溥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HIn924BMH2_cNUgpp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