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偷渡事件的反思,中国人生活水平在全球位置,外国真的好吗

2019-10-28     骑驴微观世界

39个亚洲人偷渡死亡在冷藏车的事件震撼了中国和英国。

最初的报道是说这些都是中国人,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人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越南人,并且到目前为止,国内没有任何家属发声,倒是越南家庭在不断报案家人失踪,是中国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相信过几天就会完全确认。

刚开始看到报道说39个死者全部都是中国人,很多人有点吃惊的。

英国偷渡事件的反思,中国人生活水平在全球位置,外国真的好吗?

因为正常来说,按照数据推算,一旦人均GDP差距缩小到四五倍左右,从中国偷渡出去打工在经济上就不太划算了。

大陆和台湾就是很好的例子,十几年前台湾新闻上大陆偷渡客可是热门新闻,台湾还因此建了很多收容所专门收容大陆偷渡客,然而到2010年偷渡新闻就已经很少出现在台湾的媒体报道里面了,偷渡基本停止了。

当时大陆和台湾的人均GDP对比就是四倍多(4524.06 USD 对比19261.67USD)左右。

而我国和欧美日发达国家比较的话,2018年我国人均GDP是9635美元,今年预计差不多1万美元。

而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门槛是2万美元,我们把对比的标准提高点,按照发达国家人均4万美元计算好了(日本2018年就是3.9305万美元),差不多就是我们的4倍。

大约四倍左右的人均GDP倍数,那么现在中国人偷渡去发达国家显然就不那么划算了。

欧美日发达国家普通人的收入中位数,换成人民币的话差不多就是1.5万-2万一个月,例如隔壁香港人2018年月薪中位数就是1.75万港币,差不多1.6万人民币。

在欧洲,英国是收入还可以的国家了,2018年人均GDP 4.256万美元,是我国的4.42倍,

按照9.12汇率再换算成月薪,英国普通人也就是大约2.08万元人民币一个月。

假设打黑工能够达到英国社会的中位数水平,那么月入就是2.08万人民币,一年二十多万人民币,看起来似乎还可以,然而付出的代价却非常高,

一个是高额的中介偷渡费,导致头两年基本要用来还债,而一旦不小心这两年间被警察查到并且遣返,那就完全白干了。

一个是劳动风险,打黑工意味着缺乏议价能力,有可能会遭遇超低薪水,超长劳动时间和拖欠工资,尤其是当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找工作更没有那么容易,偷渡者被雇主欺负的新闻并不鲜见。

一个是物价成本,一年挣二十多万,但是当地物价更高,即使在吃和住上面省吃俭用拼命省钱,万一生病又是高额支出,欧美日发达国家如果没有医保,是不存在国内看个感冒几十元就能搞定的好事的。

一个是情感成本,你没有身份是没有办法坐飞机回国的,只能黑在当地长期不回家,那么准备几年不回国呢?三年是肯定不够的,刚刚把债务还清没多久,五年也是不够的,攒的钱还不够多,那么准备八年甚至十年不回家?二十多岁出去打黑工,一直不找对象结婚?

最后是机会成本,这个更为重要,

人均GDP一万美元只是中国全国平均水平,如果愿意离开家乡提高收入,完全可以到国内收入比较高的大城市打工,像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人均GDP已经2万美元,已经接近了希腊,葡萄牙等入门级发达国家的水平,已经进入发达国家人均GDP的门槛了。

你在北上广深送个外卖,好好干5000-1万元的月薪也是可以达成的,还不用支付任何偷渡费用,想回家也就是坐个高铁,平时的打折机票几百元人民币,比从欧美飞回国便宜多了,更何况国内薪水还在涨,出去十年付出太多,回来一看沧海桑田。

也因为此,在中国和发达国家收入差距大幅减少的的情况下,国内的各种非法出国劳务中介,要想吸引国人出国务工,也就是必然夸大国外的收入水平。

我们要牢牢记住,欧美发达国家的普通人收入中位数水平,普遍就是一个月1.5万-2万人民币,你看到的出国劳务中介,几乎所有的广告都是必然月入在2万以上,3万以上,这是高于当地中位数水平的,这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更何况小型公司是基本在欧美日拿不到工作签证的名额的,千万不要轻易的就支付动辄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中介费。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世界到底是什么水平?

在全球被CIA(中央情报局)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双重认定的30多个发达国家以外,未来仅有中国,匈牙利,波兰,巴拿马四个国家有比较稳妥的希望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也就是说,总体来讲,现在的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全球看来仅次于发达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一流水平,实际上,不少国人出去旅游之后发现,有的所谓的发达经济体,也就是在发达经济体中处于入门水平的国家,会让人产生一种“原来生活水平也不过如此,并没有感觉比中国好多少,很多地方还不如中国”的感觉。

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信心,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仅次于发达国家,但是又领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少数三四个国家一起位于全球发展中国家最高生活水平状态,是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在全球的基本情况,这是符合事实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能经常看到各种文章,列举一些数据,

例如“只有1.3亿中国人有护照,只占人口9%”,“10亿中国人没有坐过飞机”,“卖便宜货的拼多多销售火爆逆势崛起”“8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3000元。”“中国人仅4%具有本科学历”然后说“这才是真实的中国”。

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还应看到,中国人远没有那么富裕,数字是真实的,也是残酷的。

很多东西,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发达国家的国民肯定是覆盖面100%,其实这是错误的大部分美国人也从来没有出过国,尽管美国人收入可是世界前十,人均6万多美元。

同样的还有日本,大部分日本国民也没有护照,从未出过国,是不是很意外?

发达国家里面,倒是欧洲发达国家护照持有率较高,不过他们国家小,出国和我们出省一样。

“10亿中国人没有坐过飞机”,这个数据是估计值,但是我认为大致是准确的,因为2018年全年中国民航运输旅客人次为6.1亿人次,考虑到有的人是乘坐往返的航班,还有境内的外国人士,以及有飞行多次常旅客,因此实际乘坐人数估计差不多2亿人,考虑到历年乘坐过飞机的人数,因此14亿中国人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这个估计值并不离谱。

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中国高铁全世界最发达,占了全球的70%以上,美国就没有高铁,欧洲虽然有但是也不如我国密集,欧洲人很多情况下乘坐火车实在是太慢。

所以没有坐过飞机不等于一定坐不起飞机,而是因为高铁的风流,以及可能是因为机场基础设施没有跟上。

其他类似的还有“卖便宜货的拼多多销售火爆逆势崛起”

这和“中国只有1.3亿人有护照”,“中国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是类似的,

说明中国还存在大量低收入低消费人群,而这个“低收入低消费人群”现象,在全球所有国家都存在,无非发达国家比我国少些,发展中国家比我国多些。

在发达国家,同样存在大量低收入低消费群体,参考美国黑色星期五(美国版双11)的时候,普通消费者的疯狂程度即可。

美国消费者在黑色星期五因为争抢廉价打折商品,而互相推搡,辱骂,抢夺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

我们在看待我国问题的时候,往往缺乏横向比较的思维。

因为我们经常性的默认国外肯定就没有这个问题,或者国外在这个问题上做的肯定比中国好,典型的就是我们万万没想到美国人和日本人大部分也没有护照没有出过国,另外默认国外似乎就没有低收入低消费人群,实际上全球大部分贫困人口都在外国,而不是在中国。

还有就是“8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3000元。”

这个又是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含义搞错的典型例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336元,增长8.6%,人均每个月就是2028元,然而什么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呢?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

你缴纳的个税以及社保,显然不属于你的可支配收入,而中国2018年的社保和个税基金收入就高达六万多亿人民币。

其次是家庭所有人一起计算,包括全职妈妈,老人,小孩和失业人员。

我们在看待我国的发展和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树立横向比较的概念。

这样才更可以更为客观的看待事物,做的好不好,比一比就知道了。

长久以来在我国国民中形成的一个思维定势,就是

如果这件事情中国做的不好,那么国外一定做得好;

如果这件事情中国做的好,那么国外一定做的更好。

而现实中的世界却是:

如果这件事中国都做的不好,那么往往大部分的外国也肯定做的不好;

如果这件事中国做的好,那么往往大部分外国没有中国做的好。

提起中国人的国民素质,我国老百姓往往脑海里第一浮现出来的是中国人素质低。而提起外国人,我国老百姓则往往脑海里第一浮现出来的是“高端人才”,“素质高”。

其实在现实中,中国国民素质是优于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也就是比绝大多数外国人要好。

以来华外国留学生为例,在华学习人数不过区区50万人,而且是本科,硕士,博士高学历人士为主,然而我看过的新闻报道,就有:火车霸座,在大街上违法骑行还公然推搡警察,逃票,夜晚大声喧哗,地铁吃东西,地铁脱鞋,地铁一个人躺几个人的位置,骚扰女生被遣返,组队偷窃东西,课堂上讲经,打车不给钱,谎称自己来自英语国家欺骗学生家长当外教,非法打工等等

你会发现,在部分中国人中存在的素质问题,即使在国外高学历人士中一样存在,而且也为数不少。

一横向比较,自信心往往就出来了,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更加客观了,也能冲击和瓦解我们顽固的外国好中国差的旧有观念,是我们需要养成的思考习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BNPFG4BMH2_cNUgkV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