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7月,是各大高校毕业生离校的时候,此时最让人关注的,不仅仅有包括博士、硕士、以及本科生的就业情况,还有毕业生的留学深造指数。
在2018届7243位毕业生中,出国留学的共计1146人,达到了总数的 16.5%。而在其中有69.5%的毕业生,选择深造的目的地都是美国。
作为国内一流学府,可以说清华大学的“收割”了大量的中国顶级的人才,并且在清华大学接受了国内顶级的大学教育。
但这些教育的结果,却没有为我国的各行业输出人才,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我国的一大损失,而在这些赴美留学的人才中,有超过80%的清华毕业生,选择直接留美工作,返回国内的寥寥无几,
根据粗略计算,近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一部分流失的人才达到了近30万人。这也引起很多专家的重视。
想要留住人才,国家也应该发展好基础的设施,尤其是一些科研的平台,创造出良好的就业环境,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回国做贡献。
人才的去向,其实会受到个人价值选择以及现实环境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做好正确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选择,在外部建立好健全的社会制度和就业条件,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国家之栋梁。
作为一位有情怀的人,施一公曾经在公众场合说过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到了国外,也没有多少可以脱颖而出?
其中原因,施一公归结为四个字——知足常乐。在他眼中,中国这些优秀的留学生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但让他感到最遗憾的,是这些学生都很满足。
我是“龚老师说教育”,专注教育,分享教育故事,欢迎关注!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