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官宣“认房不认贷”,浙江开会出政策,向民营经济释放利好,这是广东、浙江两个大省在经济发展方面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进一步在市场化道路上前行的标志性事件。
作者:今纶
8月29日,广州官宣“认房不认贷”;8月30日,深圳官宣“认房不认贷”。
什么叫“认房不认贷”?即不论是否曾经有过贷款,只要目前名下没有房产,均可以按首套按揭贷款享受首付比例和利率优惠。
也就是说某人可能以前在广州买过房,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把房子卖了(比如做生意融资,或者家人生病急用钱),现在,手上有钱想买,现在首付只要三成,利率也比较划算。某人愿意买就买,成年人当然是后果自负。
我认为广州深圳做对了,我的看法很直接明了:
现阶段,任何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其实都是在回归市场化,都是对的。至于买不买,选择权在市民个人手上,我们只看数月之后的数据再说话,不妄议。
一些重要数据下降之后,压力大了,但政策的对冲力量也在加大,这是事实。
比如各地都在频繁重复强调力促民营经济发展,以浙江为例:
8月23日,浙江开了一个省内规模极高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会上发言,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主持会议。
诸多企业大佬出席,一共19位发言:徐冠巨、南存辉、王建沂、李书福、鲁伟鼎、李水荣、戚金兴、于英涛、傅利泉、李如成、项光达、盛金喜、苏孝锋、张天任、庄耀中、王黎红、徐永安、刘勇、何丽明等都做了发言。
一个正在流行的做法是用数据证明民营企业有多重要,广州此前已经出过数据,浙江这次也出了数据。
2022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浙江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截至目前,浙江省民营企业达322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92.05%。
杭州
浙江是共同富裕示范区,现在,数据说明:要搞共同富裕,至少在浙江,民营经济必须继续业绩向上,其增加值占了全省的67%,民营企业数占了全省企业总数的92.05%,这都是浙江官方公布的数据。
原来,搞好民营经济就可以率先迈入共同富裕,这是浙江的事实与经验。
浙江摆出这些数据,对于那些唱衰民营经济,恶意攻击民营经济的,确实是狠狠打脸。
开完会之后,浙江还放了个大招:
8月28日,《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若干措施》包含“提信心增预期、降门槛扩领域、真公平破隐性、拓市场促升级、优氛围增服务”5个方面,共32条政策措施。
简单一句话:浙江拿出了诚意,真心实意希望帮助民营企业家解决问题,希望大家安心发展,这当然也是好事。
受益的是企业、员工、地方政府。
广州深圳官宣“认房不认贷”,浙江开会出政策,向民营经济释放利好,这是广东、浙江两个大省在经济发展方面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进一步在市场化道路上前行的标志性事件。
此前,广州、深圳都已经推出了“民营经济20条”,今年6月,广东省发改委公布2023年面向民间资本推介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此次推介的示范项目共计101个,总投资2394亿元。
广州珠江江景
今年初,江苏出台《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42条、实施《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18条,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
很有意思的是,与浙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的同一天,即8月23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工商联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对外公布。这份文件聚焦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5个重要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
经济大省频频出手,国家层面不断出利好,股市在下跌之后有反弹,都是客观事实,无法否认。
未来会怎么样?
我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利好政策会继续出,政策底还没到,比如,截止目前为止,一线城市并未实质性大幅度放松限购,这是一个底,还有一个政策底就是——所有城市全部放松限购限售限贷。短期内当然看不到,长期呢?20年呢?
对于民营经济来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政策暖人心的阶段。企业能不能赚到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因为赚钱这事确实牵扯面更广,有些事情也非政策到位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时间和外部环境的持续改善。
值得欣慰的是,政策大方向定了,一些做法改变了,我们能说的是:
希望继续向市场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希望继续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好环境,希望继续给房地产松调控,让各行各业都能看到一个“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宽松环境,希望一些偏激的网民能认识到——只有顺应市场,平等对待民营企业,把我们的钱包搞得鼓鼓的,我们才有好日子过。
和气生财是中国智慧,不折腾也是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