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邹家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教师。自2007年从江阴师范毕业,只身跋山涉水来到贵州,自费支教,改变无数学生的未来,这位伟大教师就是邹志鹏。
2007年,贵州山村小学迎来了一名年轻而又清秀的支教老师:邹志鹏。
16年弹指一挥间,而立之年的邹志鹏黝黑的脸庞刻着饱经风霜的模样,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期间他辗转于贵州的多所小学,也奔赴于河南、湖南等地支教,以一己之力守候千万学生,改变了落后地区的教育问题。
邹志鹏在开启支教生活前,也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在家乡文化中心工作。
偶然间,邹志鹏在网络上了解到贵州省教育资源十分匮乏的情况,坚定了大学时期支教的梦想,毅然决然辞去工作,只身来到贵州支教。
支教的环境十分恶劣,比想象中的还要差劲很多。邹志鹏说也曾想要退却,学生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和对知识的渴求让他继续坚持下来,这一坚持就是16年。
支教的生活是孤独的,邹志鹏不仅要克服生活上的困难,而且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三尺讲台,邹志鹏怀着巨大的责任感将自己的积蓄全部都花在支教和资助学生上,以一束烛光照亮千万学生的未来。
邹志鹏说:“人活着就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不能只为自己而活,贪图回报,我这么做就是想对得起自己这么活过。”
邹志鹏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和学习状况,为了更好的辅导学生,他常常去学生家家访,翻山越岭成为家庭便饭,有时碰上恶劣的天气,狭窄的羊肠小道上,常常不免落得一身泥的情况。
邹志鹏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捐出,帮这些孩子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可自己却常常吃不饱,只能吃土豆和野菜。在最艰难的时刻,邹志鹏外出打工,将多余的的钱全部用于学生的日常开销。
邹志鹏说刚开始想着支教一年,但自己都没想到,不知不觉支教到现在,十几年的支教岁月,感觉漫长也很短暂。
邹志鹏老师说:“我要做一束烛光,照亮一角。”
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邹志鹏重新看到孩子就会内心充满希望,想到自己与学生许下的承诺,邹志鹏告诉自己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
在邹老师的帮助下,许多学生走出大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2019年,邹老师离开贵州,来到河南,开启新的支教之旅。
邹志鹏的支教善举也感动着无数社会爱心人士。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向邹志鹏所任教的小学伸出援助之手,向学校捐赠物资,为学生捐赠书本,衣物。村内的环境也越来越便捷,道路变得开阔,学生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在邹志鹏看来,来过这个世界,散发出光和热,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冬去春来,邹志鹏用爱与知识改变无数学生的命运,广大邹氏也应当将这份热爱与责任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