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荆”彩丰收节|抢晴机收水稻 荆楚大地又见好“丰”景

2022-09-09   垄上行

原标题:喜迎二十大 “荆”彩丰收节|抢晴机收水稻 荆楚大地又见好“丰”景

进入9月,全省多地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饱满的稻穗铺满田野,轰鸣的机械穿梭田间,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各地乡亲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抢收水稻。

这些天,襄阳枣阳市到处一派丰收的景象。伴随着阵阵轰鸣声,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在稻田里。

襄阳枣阳市平林镇平林村村民 檀金亮:

我们平林的水稻浇灌的山泉水,无污染,大米品质好,一亩田产量2500-2700斤,90平方丈,每亩比去年增产400-500斤。

枣阳市被誉为“鄂北粮仓”,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今年7月份以来持续高温天气,枣阳市多方调水、抽水抗旱保稻田用水,力保水稻丰产稳产。目前,枣阳市正调配农机,收获75万亩水稻。在十堰丹江口,当地乡亲种植的京西稻也迎来了丰收,大伙利用收割机进行水稻收割,用农用车转运、晾晒,对于稻田边角区域则进行手工收割。

丹江口市大沟林区柿子坪村村民 张大英:

以前种地好辛苦,种的稻子卖块把钱一斤。现在种的京西稻15块钱一斤我们干起来特别有信心干劲儿也充足。

京西稻作为优质稻在全国种植面积有3000多亩,而丹江口市就有500亩。当地不仅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山水资源,而且乡亲们坚持施用农家肥、人工拔草等“原生态”方式,在生态育苗、活水灌溉、科学除草、预防虫害和耕种环境上严格把关,真正地从源头上保证大米品质更纯净、更天然、更优质,让京西稻成为了当地群众的“致富稻”。

丹江口市大沟林区党委组织委员 皮伟:

大沟林区与北京市海淀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达成协议研究会为我们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撑,老百姓只管种收割好的稻米我们送到北京以后以保底价15元每斤进行收购。

据了解,京西稻每亩地可产稻米达到600斤左右,仅柿子坪村今年靠种京西稻便可实现产值近百万元,户均可增收5000元。

在恩施州来凤县三胡乡安子堡村的这片良种繁育基地里,稻浪起伏、稻香阵阵。安子堡村位于超千米的高海拔地区,眼下基地10多个品种的稻种长势喜人。

恩施州来凤县三胡乡安子堡村村书记 伍小英:

我们的种子销往全国各地,比如说福建还有四川等地。 一亩地的种子可以变成500亩的稻田,种一亩地相当于种四亩普通稻的收入。

今年,安子堡村及周边的良种繁育科普示范基地2900亩水稻,预计共产种子116万斤,产值高达1160万元

恩施州来凤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杨锚:

每年我们这里产出的优质良种超过200万公斤,今年更是达到了每穗100多颗,亩产600多斤的高产。我们克服干旱天气取得的丰收成果来之不易,今年我们为177户农户的199台设备给予了24万的补贴,让每一颗稻种颗粒安全归仓

来源 | 《垄上行》

编辑 | 程天洁

编审 | 许蓓

监制 | 杨斌

垄上行视频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