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在过去的2023年中,人们选择骑行、步行等绿色方式出行的情况越来越多,城市的慢行系统品质不断在提升。
在过去的2023年,北京慢行系统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目前还存在哪些治理难点和挑战?
本期北京交通广播《交通大家谈》节目,邀请到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 荆禄波、北京市昌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自行车专用路管理中心副科长 刘爽、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市政管理科科员 张紫薇,解读市民关心问题。
北京去年共享单车骑行量
突破10亿人次
近年来,北京以“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交通发展理念为指引,使市民骑行意愿持续高涨。2023年全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量10.88亿人次,日均骑行量298.99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加12.79%。单日最高骑行量为2023年9月22日,骑行量为483.18万人次。
市民不断增长的慢行出行意愿,离不开慢行系统品质的提升。
一年来,全市独立自行车道宽度达标率比2022年提升2.4个百分点,人行步道宽度达标率比2022年提升0.5个百分点,新增慢行优先标识设置里程156.7公里,城市道路慢行林荫覆盖率86.4%。
西四环辅路非机动车道增宽(资料图)
市交通委还通过增设安全岛、设置自行车一次左转、优化交通流线组织等措施,完成中关村北大街与荷清路交叉路口、东二环朝阳门桥区等优化治理工作,保障了自行车和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针针对城六区、通州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断面骑行量最高的5条道路,加强了非机动车道路面日常维护、秩序管理等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一次左转”交通组织(资料图)
2024年北京慢行系统治理重点
将向“秩序管理”转变
2024年,北京将以服务通勤出行为主线,继续推动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作。市民对慢行系统的需求由“连通”向“畅通”转变,治理重点也将由“设施治理”向“秩序管理”转变,保障安全出行。
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 荆禄波做客《一路畅通》节目时表示,今年要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增强慢行系统的通勤功能为主线,兼顾休闲健身等服务功能,统筹融合城市道路与巡河路绿道资源,保障多样化步行和骑行需求。
这些行为
最影响市民的骑行感受
从2020年起,市交通委以市民出行感受出发,从设施、管理和环境等维度,完成了四年的网络调查问卷工作。其中影响骑行体验的因素中,秩序管理类占比最高,占比66.2%-69.9%,主要包括电动自行车骑行不规范、机动车违停等。其次是设施类,占比25.9%-20.6%,主要非机动车停放不便、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够等,环境类最低,占比7.9%-9.5%。
机动车违停案例(资料图)
下一步,市交通委将结合市民诉求、年度慢行系统服务评价结果和“十四五”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规划,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继续推动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作。
您会选择骑行作为日常出行方式吗?
转发!呼吁更多朋友加入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北京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中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新闻敲诈、虚假新闻等新闻违法行为,尊重新闻版权,并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如对我们的新闻报道存疑,请将问题反馈发送至邮箱weixinfm1039@126.com,我们将严肃核实,给予回复。
近期热点
点个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