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年(公元1683年),原郑成功的部将施琅统帅25000余名水兵、200余艘战舰组成的福建水师发起了统一台湾的光荣战役,经过金门、澎湖两场海战,清军水师打垮了郑克爽(郑成功的孙子)的水师,占据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清军水师兵临台湾本岛,岛内震动,郑克爽与冯锡范、刘国轩等重臣商议后决定放弃抵抗,清军遂顺利接管台湾。
安置完郑克爽后,康熙开始着手安置原台湾的数万郑军,根据裁劣留优原则,康熙在这数万人中选择精锐的拆散编入各省绿营兵,而老弱者则发一笔安置费,让其“复员返乡”。其中郑军中最骁勇善战的300多名藤牌兵则全部保留原有编制和关系,由此前就已经降清的郑成功部将林兴珠统辖。
因为沙俄军队以火器为主,以骑射见长的八旗兵在攻城中吃亏,俄军的城堡一时间难以攻克。于是康熙想起了林兴珠,林兴珠在郑成功军中待过,见识过荷兰人的火器和城堡,也许有办法破解沙俄的火器和城堡。康熙亲自召见林兴珠,询问对策。林兴珠说藤牌兵的特制藤牌可以抵御火器。康熙以林兴珠300藤牌兵为基础组建了虎衣藤牌兵,一支古代的特种兵部队,总兵力500人。康熙还亲自检查藤牌兵的装备,认为“藤牌稍薄,双层者加旧棉一层,单层者加旧棉两层,坚固可用”。为了保证福建藤牌兵按时到达,康熙帝还特地命令兵部派遣马队将他们送到雅克萨前线。
这900名哥萨克骑兵都装备了欧洲最先进的火器,战斗力剽悍,如果一旦抵达雅克萨,势必会给围城的清军造成麻烦。于是林兴珠主动请缨带藤牌兵到江边阻击俄军。林兴珠亲率藤牌兵与俄军激战于黑龙江上。是时:“众裸而下水,冒藤牌于顶,持片刀以进,罗刹(俄军)众见之,惊所未见,呼曰‘大帽鞑子’。众皆在水,火器无所施,而藤牌蔽其首,枪矢不能入,以长刃掠牌上,折其胫,皆踣江中,杀伤大半,余众溃而逸,兴珠不丧一人”。
2个月后,沙俄趁清军主力回撤之际,背信弃义,再次占据雅克萨,消息传到京城北京,康熙震怒,急诏将军萨布素率军2000前往征剿,以林兴珠率400藤牌兵从征,清军再次攻破雅克萨,此役,林兴珠所部藤牌兵率先破城,斩杀俄军700余人,自己仅伤亡十余人。破城后,清军展开强烈的报复,除被俘的66名俄军外,余者全被诛杀,事后,清军还捣毁了雅克萨的城墙,并一把火烧了雅克萨全城。
1690年,康熙帝亲征准噶尔汗国,林兴珠以藤牌兵护驾从征,至克鲁伦河,遭遇准噶尔精锐骆驼炮队,准噶尔骆驼炮队用火炮压制清军,准噶尔骑兵则向康熙的中军袭来,形势危急之下,林兴珠率藤牌兵突入准噶尔骆驼炮队,大败之。
1841年,英军攻打定海,600余名藤牌兵勇士全部阵亡,他们手中的特制藤牌终究是挡不住工业革命后装备起来的英军火器,伴随着藤牌兵的全军覆没,中华的古典时代宣告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