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晚,一段“河南固始县三河尖镇执法人员偷高粱还是巡逻执法”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在这则网传视频中,一片高粱地前,停着一辆写有“巡逻”字样和挂着警灯的疑似执法车,另外还有一辆家用SUV。其中有一人在剪地里的高粱穗,另一人穿着制服站在后面,此后,二人将装高粱穗的桶放入SUV后备箱内。
在一家新闻媒体的致电采访中,先是有固始县三河尖镇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表示:“是当地行政执法大队人员进入高粱地周边巡逻,对高粱地进行管理”。
还有三河尖镇政府工作人员回应另一家媒体称,“镇里安排了巡逻人员,制止群众掐高粱穗的时候被无人机拍了下来,引起误会,我们公职人员没有参与掐高粱”。
但事情很快发生了反转,这些工作人员自我打脸的现世报转眼就到:
10月22日深夜,三河尖镇人民政府发布情况通报称,参与剪高粱穗的人员中确有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殷某某。公安及镇纪委将分别对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云云。
……
最近,河南因发生了几起偷抢类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比如南阳迷笛音乐节上的疯抢事件,还有延津群众疯抢花生事件,这一次,又发生了固始执法人员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偷掐高粱事件,也因此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地域黑”言论。
但事实上,这些事件仍是较为孤立的个案事件,而如果将此类事件拿到其他地方看,也一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不过,不像河南此类事件在最近更为频繁地出现,并通过网络平台得到扩大化传播而已。
所以,我们还是应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应拿一些个案,就对河南或其他地方进行妖魔化性的抹黑!
不过,无论是河南这些地方,还是其他地方,都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进行真正深刻的反思、反省——想一想,这还是在网络信息时代,此类事件很容易被发现、被传播的环境下,如果是信息不发达时代,比如,没有无人机的拍照之下,是不是说此类事件也曾时有发生,而不过是没有发现,或没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像在音乐节上,在花生地里,是发生的群抢事件,这与“法不责众”的传统思维有关,这就需要我们对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识与意识不强的普通群众进行更深入的教育,但是,像固始县发生的这起偷盗事件,却更为特殊和突出——竟然是执法人员身穿制服公然偷盗财物,这就有点令人更为瞠目结舌了!
“执法犯法、监守自盗”,这对人们群众的冲击力,可以说,一点也不亚于群体性疯抢事件——这会造成公权力之公信力的丧失,这种国家治理机构层面在诚信、守法方面之公信力的坍塌,才是更要命的事情!其所起到的负面示范效应,会产生出更为恶劣的深远社会影响!
在音乐节和花生地里发生的群众疯抢事件后,有不少人还辩解说:这是因为“当地农民失地后无工作可做”所造成,或许如此说辞还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对于这些收入、地位明显要高于本地人均水平的执法人员,为何也会如此明目张胆地偷盗地里的庄稼呢?
人们显然只会更多地要与其所掌控于手中的公权力联系在一起了:这是不是说明,这些基层的执法者,更多地是将公权力,当作了个人可以为所欲为的利器与私器了呢?如果平时他们真的能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则他们何以敢身穿制服,竟能大摇大摆地公然偷盗呢?
基层治理,是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安定的基础与根本,而最关键的,还并不是要对底层群众如何如何,最主要的,其实还在于基层的治理者的自我规范与治理!
特别是其中的执法者,如果不能自身正,何以能正他人呢?所以,如果说河南或其他各地要对此现象进行反思的话,首先和主要的反思点,显然就是管理者、监管者和执法者自身了!【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