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懂事的半大孩子,可能正准备对你捅刀子

2023-02-07   陪宝宝写日记

原标题:你眼中懂事的半大孩子,可能正准备对你捅刀子

随着胡鑫宇案的落幕,一个15岁孩子的殒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伤和遗憾的同时,可能更多的应该是深刻的反思。

孩子15岁了,他懂事了,也真的很懂事。他从来不让在外打工的父母担心,虽然性格内向,但初中学习成绩很好,也很上进。可是谁也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等同于杀了他的父母。

你眼中懂事的半大孩子,可能正站在你的身后,时刻准备对你捅刀子。这些伤,虽然不能致命,但足够让人用整个余生都跟着痛。

你眼中的报喜不报忧,等于懂事

有人说,报喜不报忧的孩子,其实是对父母蓄谋已久的反击。这些话虽然听着有点阴谋的味道,但是相比较之下,越是懂事的孩子越让人心疼。

还拿小胡的案子来说,小胡15岁了,是一个标准的行为能力人,他能够自理,也懂事,而且真的很懂事。他能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易,不论是从父母口中的唠叨所得,亦或是亲眼所见,他真的明白了父母的不易。

当他有了自杀的念头,却还骗哥哥说,只想记录一下自己的心得感言,想要一支录音笔。也许,他在买录音笔的同时,没有想会不会迈出这一步,但他还是懂事的没有让他的父母、哥哥发现一丝端倪。

当他打电话和母亲哭诉对新学校的不适应时,母亲问他还可以坚持吗,他又懂事地不让母亲分心,说了一句能坚持。

可见,他是真的懂事,这些懂事正是日后捅向父母、哥哥最硬的软刀子呀!

究其原因,小胡同学是缺爱了,在他四岁的时候,便成为一名留守儿童,试想在看到别的孩子扑进母亲怀里哭或者撒娇的时候,小鑫宇的心里会怎样想?

我相信小胡在和妈妈说他不想读书时,妈妈定会说挣钱不易,你为什么不能好好读书?这是我国妈妈所犯的通病。现在的孩子不用考虑赚钱,不用考虑吃穿,为什么就读个书反而还成了一件难事?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度严苛或者是管理比较细,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催着孩子早熟、懂事。

生理断乳期不等于心理断乳期

10至12岁是大孩子了,他们懂事了,也能够帮衬大人料理一些简单的家事了,也不会过分地依赖父母了,是真正意义的生理断乳期。但是这不等同于他们心理已经度过了断乳期。

心理断乳期,也就是青春期。孩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他们独立性、自我意识增强,情绪变化大,被心理学家霍林沃思称为心理性断乳期。青春期的发生在10至12岁,但是叛逆期一般会持续六年左右,所以小胡所处的15岁正是青春期。

他想摆脱父母的束缚,就连死也不想让人很快找到。收到哥哥买来的录音笔,他要求妈妈远程关闭手表和电话。就连选择自杀的方式也是在想,如果跳楼尸体两天后就会被发现,所以他才选择爬出校园到一个平时连附近村民都不敢去的蛇坑。最终他如愿了,在他逝去的106天才被找到。

他的情绪变化很大,多愁善感。一段文字让人心疼。“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的近视会加深了,一直盯着桌上的书,几乎不看黑板,因为我明白,我怕老师看到我的脸茫然的样子,然后又不耐烦。”

半大的孩子在度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特有的结。想说无人说,想做却又害怕被人说。在这样一个自我矛盾的纠结里,他走进了一个极端的怪圈。

当抑郁来敲门,我们却一直在责怪孩子

曾经看过一部现实类儿童医疗纪录片,《大象出没的地方》里面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紫云,小小年纪却已经患上了中度焦虑加重度抑郁。

有国家权威报道,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已高达24.6%。抑郁症虽说不是实病,可是折磨起人来一点也不手软。尤其是最近几年更是原来越低龄化。

在胡鑫宇笔记中,我看到了这句话“状态依旧很差,睡眠可能有问题,但影响不大。昨天11:30左右睡,五点半左右醒了”。

睡眠不好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试想,小胡同学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不久,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再加上角色的突然转变,由中学时的名列前茅、天之骄子一下子变成只能去二流学校且考试成绩班级倒数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在成绩和环境改变的双重打击下,小胡变得开始讨厌自己。 “新环境真的难以适应,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讨厌看到他人消极的表情,但自己又是消极地对待他人”、”醒了,一直就赖在床上,不愿意,起因为害怕别人说会打扰他休息”。

讨厌自己是抑郁症的另一个表现。他讨厌自己的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讨厌自己现在所处的情绪——消极。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里面的鼹鼠一样,在周围都是强者的环境下,连他人简单的一句安慰都会看成一种虚情假意。在这种情况下,小胡觉得越来越焦虑,焦虑就激发他去努力,可是努力的结果反而在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变得极端。这种怪圈在小胡的身上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地吸干了他的精力,最后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深渊,让他反反复复下坠而又无力自救。

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却在轻描淡写地说这孩子怎么不知道珍惜生命,怎么能忍心丢弃最爱他的妈妈?

未病的诊断比防治更重要

其实,无论是懂事、青春期还是抑郁症,造就了小胡的悲剧,不如说小胡的悲剧是我们这一代孩子身上所反映出来的通病,病因是我们没有及时地关注他们。遇到这类孩子,我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多陪伴,多倾听,多协商

一个家最好的氛围就是在相互陪伴,我们陪着儿女长大,儿女陪着我们变老。再孩子还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多倾听一下他们的内心,哪怕是抱怨、发泄,也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状态。大事小情,多协商,听取孩子的意见,毕竟以后的路还要他们自己走。

适当的向孩子撒娇、索爱

还记得孩子多久没向你撒过娇吗?十多岁的孩子人高马大,他已经知晓了自己的年龄,不能再向我们撒娇了。但是我们可以适应向他们撒娇、索爱。让他们明白,虽然他已经长大了,虽然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亲亲抱抱了,但是我们的爱一样都不少。通向人生的道路上,他不是孤军奋战。

多注重孩子的反常细节

俗话说,知子莫若母。孩子的每一次反常,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一定会发现。比如小胡同学出事之前曾向亲人长时间通话,还比如孩子上学前从不说再见,突然有一天对你说了再见。尤其是懂事、敏感、内向、心事重的孩子一定要细心观察,千万别因为你以为他已经长大了,而忽略了一些小细节。

修正你对孩子的期望值

比起普通孩子,我们当然希望我们的孩子能高人一等,但比起失去孩子,我们还是甘心孩子做一个平凡人。修正你对孩子的期望值,告诉他无论他的成绩是什么样的,无论他的人生多么的不值得被人肯定,你都会无条件的爱他,包容他。

记住,不要小看了一个懂事的孩子,更不要在人前夸耀他的懂事,他的懂事也许正是来源于他内心的压抑。

青春期的叛逆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孩子青春期来临,我们却无动于衷,甚至冷漠对待,使本来就孤军作战的孩子更加惶恐。

面对生活,成年人都有抑郁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关键是这不像伤口,不像疼痛,孩子能直观地体会到自己生病了,这就要求家长能够注重一些细节,尤其是孩子的反常举动。

一个孩子的成长本就不易,熬过了幼时的懵懂无知,成为一个半大懂事的孩子,一个家庭付出的心血一定不会少。但是,若是败在懂事、青春期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抑郁的心理问题,实属让人心痛。

呼吁家长的同时,我也想希望学校和社会能多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愿小胡同学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