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老西街的这处老建筑,记载着不可磨灭的热血记忆

2019-09-11   运城之窗网

运城是文物大市,有着数量众多、不同时代的各等级历史建筑,据了解,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03处之多。

位于盐湖区西城街道办事处府西街 137 号(原西大街88号)的中山中学校址,即是一处被运城市人民政府于2015年6月8日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运城老西街的这处老建筑,记载着不可磨灭的热血记忆

中山中学校址(摄于2014年)

校址门牌

中山中学校址保护标志碑

该校址坐南朝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东西长32.438米,南北宽15.288米,占地面积495.91平方米。现存建筑有门房、过厅和后院东厢房。

门房面宽五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布瓦铺面;过厅面宽五间,进深二椽,单檐硬山顶。明间为前后院通道;后院东厢房面宽三间,进深二椽,一面坡屋。

摄于2014年8月

摄于2014年8月

摄于2014年8月

摄于2014年8月

运城中山中学是一所为了民族复兴而培养进步青年的爱国学校,系由运城革命先驱、河东群众领袖嘉康杰创办。

嘉康杰是山西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人,他投身教育、献身革命、血染山河的故事在河东大地广为流传。作为教育救国的践行者,其先后在夏县、运城、临汾、太原等地,创办了以太小学、夏县平民中学、运城河东中学、运城中山中学、太原中山中学等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进步青年成为革命中坚力量。

革命英烈嘉康杰

运城中山中学是1927年至1932年期间,嘉康杰在此租用私人住宅进行革命教育活动的场所。

作为珍贵的河东革命遗址,中山中学见证了河东红色革命历程的峥嵘岁月,是发扬传承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的红色教育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沃土,需要全社会的守护和保护。

据悉,其保护范围为东至东厢房后檐下,南自东厢房南山墙外皮向南 1 米,西至过厅西山墙外皮,北自门楼后檐下向北 5.1 米。

运城老西街的这处老建筑,记载着不可磨灭的热血记忆

摄于2019年9月

一处旧址就是一段记忆,一段故事就是一种力量。当年涌动着红色革命浪潮的中山中学,如今静默伫立在老西街的一隅,走近它才知原来有那么厚重的故事。

遗址无声,碑文无言。历经岁月的风雨侵蚀,目前,这座清代古建的门房墙体和屋顶已有不同程度的下沉塌陷,且周遭遍布垃圾,旧址保护现状堪忧。

摄于2019年9月

摄于2019年9月

摄于2019年9月

摄于2019年9月

欣赏更多原创运城生活图文,敬请关注本头条号。

责任编辑:张国平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