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4地首发红色高温预警!预计还要热6天!16位三甲医院医生紧急提醒

2022-08-12   四川名医

原标题:成都4地首发红色高温预警!预计还要热6天!16位三甲医院医生紧急提醒

要说这两天的成都有好热?

就连后羿来了都想立马掉头的程度!

出门一秒钟

喜提360°全方位“上蒸下煮”全套spa

考验着已经热得灵魂出窍的成都人

更可怕的

昨日(11日)成都发布首个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是在简阳

而这是最高级别高温预警信号!

随后成都市气象台也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变更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东部新区、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金牛区、高新南区、高新西区和青白江区的全部镇(街道)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金堂县、双流区、新都区陆续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还要热多久?

成都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告诉大家:“从目前来看,未来一周成都仍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大部分区(市)县日最高气温在37℃或以上,局部可达39℃左右。 18日后最高气温略有降低,但部分地方最高气温仍在35℃以上。”

中伏将在8月14日结束

末伏的天气会舒适一些吗?

张涛表示:“今年末伏气温较中伏气温有所下降,高温天气逐步缓解,多分散阵雨和雷雨,其中,18日前后有一次较明显的降雨天气,局部地方大雨到暴雨。”

具体预报

11日晚上到12日白天:晴间多云,西部、南部有分散阵雨或雷雨,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气温25~40℃;

12日晚上到13日白天:多云间晴,西部有分散阵雨或雷雨,气温25~39℃;

13日晚上到14日白天:多云间晴,傍晚前后有分散阵雨或雷雨,气温26~39℃。

在上一次高温来袭时,成都商报四川名医联合省内13家公立三甲医院16位医生,为大家全面普及了高温预防措施及急救知识!

今天,小康妹儿就来带大家复习一下这些知识!

炎热夏季,当心“隐性中暑”!

中暑是高温多发病,但有些“隐形”中暑表现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不及时采取避暑降温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蒋臻提醒大家这三类情况一定要重视:

1、不要忽视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不典型,头晕、眼花、乏力,感觉像感冒了;

·轻-中度中暑:出现较为强烈的头痛、恶心、呕吐、挥汗如雨、浑身无力、体温升高等症状,甚至轻度意识障碍,神情异样;

·重度中暑:除了比中度中暑症状更严重外,还会出现抽搐痉挛和体温高达40摄氏度甚至以上的爆发性高热。

2、关注特殊群体。老年人、有全身性疾病的病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由于散热功能不好,可能在室内也会中暑。家人容易忽略,所以一定要多关注夏季他们日常饮水、排便情况。

3、仔细辨别。由于中暑会出现晕倒等表现,容易被误判为其他疾病,所以一定要综合全身症状、病史来判断。

提高警惕:夏日远离“烧烫伤”!

暑假是儿童意外烧烫伤、家庭热液烫伤高发期。如遇“烧烫伤”,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黄洋辉介绍:“这五字口诀要记牢。”

1

——用流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 20-30分钟。

2

——去除覆盖伤口的衣物,注意不要强行剥去衣服, 保护好表皮,以免弄破水泡。

3

——让受伤部位持续在 常温水中浸泡 10-30分钟,面部则可用湿巾敷。

4

——用干净,最好是无菌的 纱布覆盖伤口,加以固定,有助于保持清洁,减轻疼痛。

5

——严重的烧烫伤患者应及时送往医院或拨打 120

黄洋辉医生还提醒大家,一定不要用带颜色的药水、盐水、芦荟或牙膏等偏方涂抹创面,会刺激伤口增加感染的风险,也耽搁救治时间。

夏季是腹泻高峰期,这两点要做到!

夏季是腹泻高发期。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向娟建议有两方面要注意:

一、入口食物要细心

1、食物现吃现做,尽量吃熟食,剩菜不要存放太久。

2、避免同时处理生食与熟食,不要用同一套工具切割和盛放食物。

3、夏季生食凉菜要格外多观察,如皮蛋有破碎,恶臭、霉味等就不要食用。

二、状态不佳及时就医

轻度腹泻或在旅行途中等情况,可准备黄连素,水样便可考虑蒙脱石散,并及时补充盐分和水分。

注意!腹泻持续2天以上没有缓解;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乏力、眩晕等需要尽快就诊以免恶化病情。

高温下的低钾血症,很多见!

高温天除了防中暑外,年轻人,尤其是一些户外作业人群还要注意预防低钾血症。

人体大量出汗,钾流失会进一步增加,体内缺钾时,人体会出现身体疲乏、软弱无力、心律失常、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甚至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周振科建议:出现以上症状必须尽快就医。 不要自己随便买药吃,钾离子高了低了对人体都有害。平时人体出汗时,不要仅单纯补水,可多吃含钾高的食物,如豆类、水果汁、蔬菜汤、肉汁、鱼类等。

大吃大喝,小心引发胰腺炎!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章晓红提醒夏季也要注意胰腺炎!

这三类人群属于胰腺炎高发人群:

第一,以前有胆囊疾病,没有经过彻底治疗。

第二,高脂血症病人,或有其他疾病。

第三,经常饮酒的人等。

若发生胰腺炎,须尽快就医,不要以为忍着就过去了,拖久了会致命。此外,也不要乱吃东西。日常生活中,大家夏天饮食还是要清淡,不要长时间高强度熬夜或处于高压状态下。

警惕!持续高温引发“脑卒中”

近期,二十六岁的男青年,因在网吧熬夜打游戏后,第二天早上发现自己头晕头痛、左上肢有点麻木,最后诊断为脑出血,出血性卒中。

据接诊这位男患者的医生——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刘权介绍,高温天气下,睡眠状态不好、血压增高、血液粘稠、情绪较易激动等,容易引发脑卒中。而且一定要与中暑所导致的头晕区别开来。

有如下几种常见症状:

1.突然出现 头痛、头晕,并且长时间不能缓解。

2.观察 面部两侧是否对称,微笑时口角有无歪斜,有没有流口水的现象。

3.观察手脚,是否出现 无力、垂落,甚至没有知觉的情况。

4. 有没有言语失控,试着说一句完整话、背一段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观察能否按逻辑正确表达、有无口齿不清。

如果出现以上任何症状, 请立即拨打120,切勿选择自驾车或出租车等自行前往医院。

空调虽好,小心贪凉引来一身病!

持续的高温,让很多人家里的空调都开启了超长工作模式。长时间吹空调,会使颈椎、腰椎、关节部位血液循环速度降低,使肌肉韧带僵硬、肌肉筋膜发炎,出现局部酸胀。夏季也是右侧肩周炎高发期,因为汽车空调一般在右边。

因此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治合未病中心副主任刘中兴建议“内外兼修”:

外降温:开空调睡觉要穿纯棉衣服,盖被子,能吸汗更凉爽。

内调理:夏季正是养脾胃的好时机,冬吃萝卜夏吃姜,可以吃点温热养阴的食物。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高沪特别提醒 家长要留心孩子的热和凉感知,温度调整最好跟室外温差 不要超过8°

此外,夏季大家可多食用沥水的冬瓜、西瓜;也可以准备薏米、党参、黄芪、白术、赤小豆、绿豆泡水;白芍、玉竹泡水,为防治秋燥做准备。

大热天情绪会中暑,“拿捏”有妙招!

高温之下,人的情绪波大,可能出现情绪中暑,主要分为三种:

1.焦虑情绪:什么事都觉得烦躁、焦虑,很容易对同事、亲人、朋友发脾气;

2.抑郁情绪:觉得难过,抱怨为什么要上班,甚至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3.行为异常:出现一些之前不常出现的行为,例如抽烟、喝酒等,出现一些反反复复的情况,例如反复检查空调门窗等情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治医师张霓提醒大家,如果出现这三类问题,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调节:

1.不断给自己心里暗示,高温酷暑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或者是采取一下措施,例如调整自己上下班的时间,或者是交通工具,拼车上下班等。

2.舒缓情绪。若是在工作、学习环境中,可以大家共同来缓解,例如到清凉的地方团建;若是自己一个人,则可以听听舒缓情绪的音乐。

3.行为调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看电影或者聚餐、游泳;保证好规律的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

严防死守暑期溺水,不做“孤泳者”!

当遇到溺水,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宋睿告诉大家:

如果你是施救者,救起溺水者后,不建议对其先做倒水处理,因为真正的患者肺里面进的水很少,水在进入患者的肺里面之后,很快就会进入到血液里了。

溺水者最主要的不是水, 它急需改变是缺氧。如果做倒水动作,很有可能把食物倒出来,会堵塞呼吸道,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

希望大家警惕的是如果别人溺水,不要没有任何辅助装置的情况下去救人。

如果是自己落水,要学会自救,首先第一时间呼叫,然后一定要保持镇定,尽量把口鼻露出水面,让自己浮起来,保存体力。

危险发生,正确拨打120很重要!

最后,就是最关键的拨打120急救电话了。如何正确且高效的拨打120急救电话?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调度科调度组长蒋晓月认为“两个清”很关键:

1、说清

-----在家呼救时

要讲到患者目前所处的详细地址,所在xx区域xx路、xx小区、xx栋(号楼)、单元号、楼层号、房间号。

-----在室外呼救时

应尽量讲清楚确切道路名或交叉路口,事发地周围的标志性建筑物或容易看到的标志,如商场、学校、银行、广场、公园等。

-----在高速路上呼救时

要讲清楚高速名称、行驶方向,最近高速路入口是哪里。

如果表述不清,调度员会适当引导您观察定位。

2、听清

听清楚调度人员在说什么并回答调度员问题。

调度员会根据急救需要告知一些急救措施,一定要听清指导并按提示行动。

切记:务必等120询问完相关信息,提示可以挂电话后你再挂机!

文中部分信息来源 | 锦观新闻

编辑 | 鱼鱼

制图 | 小小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成都气象 中央气象台、发表情、123rf等

健康科普 看四川名医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