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雷锋”主题文艺晚会背后的那些追“锋”故事

2023-03-07     影视前哨

原标题:“新时代 新雷锋”主题文艺晚会背后的那些追“锋”故事

导读:凡人微光,星火成炬。从家乡湖南,到全国各地,一代又一代的青春接力,将雷锋精神的火种播撒到更宽广的土地上,不断续写着新的“雷锋日记”。

文|吕鑫

“雷锋同志,你好!”

舞台上的一声深情问候,让观众穿越时空的记忆,仿佛又遇见了那位清澈、赤诚的少年。

这声问候来自雷锋的家乡——湖南长沙。60年前的3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60年后的同一天,《新时代 新雷锋》——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文艺晚会在湖南卫视、芒果TV、芒果TV国际版APP等平台播出。晚会召集了各行各业的英模代表、先进集体代表,青年学生代表以及各界志愿者,传承雷锋精神、学习雷锋榜样。从台前到幕后,他们追随着雷锋的足迹,齐聚雷锋家乡,带来了自己的故事和行动,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日记”……

以家乡为原点,

争做志愿者播撒精神火种

雷锋精神是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湖南长沙是雷锋的家乡。雷锋22年的人生历程,前18年都是在这里度过,湖湘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作为雷锋的家乡台,湖南广电为了打造这一场特别的晚会,可谓是十分的用心、用情。

晚会由湖南卫视大型活动中心主任杨子扬担任总导演,刘樱、李词岳担任制片人。在湖南卫视大型活动中心接到晚会任务时,正值过年放假前,总导演杨子扬立即带领大型活动中心成员第一时间前往了望城雷锋纪念馆进行系统化地学习、梳理雷锋故事与雷锋精神 ,并通过《雷锋日记》《雷锋作品选》《雷锋的望城时光》等系列书籍、影视资料等进行补充研究、感悟。吃完年夜饭,导演们便就从家里赶回台工作,抓紧时间、群策群力、进行着晚会各项筹备工作。

而制片人刘樱也表示,制作团队希望通过这台特别的晚会,告诉所有观众“雷锋是谁”“雷锋精神是什么”“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

制片人李词岳还介绍说,团队在这台晚会的编排当中,还大量地加入了湖南元素,希望为雷锋精神的诠释添一份浓厚的家乡情。“因为雷锋是湖南人,我们就想用湖南自己的民歌来致敬雷锋、诠释雷锋精神。”于是,导演组特地新编湖南民歌,并由湘籍歌唱家王丽达、青年歌手黄明昊“混搭”合作,一起带来“湘”当潮流的歌舞《一根竹竿2023》,以“潮”级有韵味的方式传递着 “众人合伙力量强”的信念。

除了湖南民歌之外,制作团队还在家乡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雷锋班”。有“蓝的雷锋车队”,志愿送行,爱传一路;有“雷锋号”列车,雷锋式服务故事温暖旅客旅途;还有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雷锋班”,做雷锋“传承人”,守卫人民安全的“螺丝钉”等等。因为篇幅所限,也许这些发生在湖南各地的学雷锋故事无法在晚会中一一呈现,但是在观众看不到的地方,家乡人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致敬。

在家乡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的,还有湖南广电自身。秉持着家乡台的使命,湖南卫视和芒果TV不仅在许多节目中弘扬雷锋精神,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员工和亲友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五年来,湖南卫视志愿服务队组织实施了近80场公益活动,直接服务40000多人次,间接受益人群超百万。当得知晚会急需志愿者时,湖南卫视志愿服务队联合芒果V基金迅速行动,与导演组沟通需求、细节,同步在台内外志愿者团体中进行征集。短短几天,晚会所需志愿者就全部征集到位,工作岗位覆盖晚会嘉宾接待、特团管理、服化对接等等。

为了做好家乡台的这场晚会,制作团队在每一个细节处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哪怕只有几秒钟的镜头,也希望能够给观众传达更多的感动。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合唱歌曲《我们都是雷锋》。制片人刘樱说,这类经典歌曲节目,通常都会以现场大合唱的方式呈现。但为了展现雷锋精神在全国的传承和发扬,导演组费尽心思在全国各地不同行业志愿者组织录制、收集了合唱素材。

于是观众看到了来自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雷锋纪念馆讲解员、湖南岳阳市君山志愿者服务队、四川甘孜的“时代楷模”其美多吉、四川成都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工作者、辽宁鞍山的“当代雷锋”郭明义和鞍钢郭明义爱心团队志愿者……社会各界的“新雷锋”一起唱出共同的宣言,在全国各地播撒着雷锋的精神火种。这一刻也成为了观众观看晚会时的“泪点”,就像有网友评论中说的那样:他们“心中有信念,眼里有光”。

用火热的青春,

化作实践续写“雷锋日记”

家乡人民对雷锋的热爱、敬仰,化作数十年如一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坚定实践,在每个角落、用每个人的行动,滋养着这片红色热土。

《新时代 新雷锋》——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文艺晚会的现场齐聚了很多文艺志愿者,还有各行各业的“新雷锋”代表,他们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与雷锋展开了跨时空的对话。

在音诗画节目《雷锋日记——你带来了什么》中,中国文艺志愿者佟丽娅、许魏洲,与5位来自航天、农业、环保等领域的新时代榜样一起深情朗诵,铿锵有力地做出对“雷锋七问”的回答。例如治沙人石健阳向雷锋同志说:我要成为沙漠中的一滴水,灌溉出更多的绿洲!文昌发射场最年轻的女指挥员周承钰对雷锋同志说:我相信,人类的未来一定是星辰大海!

在情景讲述《榜样》中,主持人何炅和中国文艺志愿者陈晓为观众介绍了晚会的“特别嘉宾”:⻰梅、⽟荣、戴碧蓉、李素丽、徐⻁、庄仕华、艾爱国等,这些出现在课本上的榜样、新闻里的楷模们走到台前,他们对雷锋精神的践行感动着、激励着每一代人。

从左至右:戴碧蓉、龙梅、玉荣、庄仕华、许振超

晚会上还有一段青春故事,令观众格外感动。她就是“轮椅上的花仙子”——杨淑亭。

2011年,20岁的杨淑亭不幸遭遇一场车祸,再也无法站起来。但是她没有放弃自己,即使坐在轮椅上也要跟命运抗争。十二年来,杨淑亭不仅自主创业,还带领着三十多个村的66名残疾人、38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给一千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用自己的青春为雷锋精神做了最美的注脚。在此次晚会的舞台上,她的故事收获了满场观众感动和掌声。但在杨淑亭心里,她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够帮助到别人,我自己也很开心。”

晚会结束后,杨淑亭对记者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纪念雷锋的晚会,内心非常地感动。尤其是在晚会后台看到了那么多志愿者,即使没有一分酬劳也自愿承担辛苦的工作,从头到尾陪伴她、帮助她,让她真切地感觉到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处处都闪耀着雷锋精神。

湖南卫视志愿者协助袁战勤、李美善、陈明静参与晚会直播

为了给杨淑亭准备一个惊喜,晚会特意把她“轮友群”里的几位朋友请到了现场。总导演杨子扬在完成内容设计后,因为考虑到“轮友”将到现场来,特别叮嘱现场舞美施工,修建一条舞台无障碍通道。她们中的有些人虽然与杨淑亭认识了十几年,但从未见过面。此次借录制晚会的机会,终于实现了相聚的愿望。杨淑亭说,看到这几个朋友都过得很好,她感到十分欣慰,觉得自己真正“把爱传递下去了”。

其中有一位嘉宾陈明静,曾经有过想要放弃生命的念头。是杨淑亭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去河南找到她,帮助她,给了她活下去的信心。而这一次,晚会志愿者陈美雄专程赶去河南,一路陪同、搀扶着陈明静来到湖南,再次见到了杨淑亭。

志愿者坦言,刚刚出发去接嘉宾的时候,因为路途遥远,心里难免产生压力。但是当她来到陈明静的家中,看到她在朴素的生活环境中,仍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坚强地生活,心里就只剩下了感动。虽然双腿有残疾,但陈明静有一双巧手,织着毛线太阳花,自强自立、热情大方。她的精神意志深深地感染了一旁的志愿者,让她坚定了自己要像她们一样,向雷锋学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身残志不残”,这是陈明静从杨淑亭身上学到的精神动力,而这份爱和能量也正在从陈明静的身上,继续向周围传递。

沿青春的方向,

一路追寻榜样的足迹

在雷锋的母校——长沙市雷锋学校,至今仍然保留着雷锋当年的座位。

为了追寻雷锋的成长轨迹,《新时代 新雷锋》——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文艺晚会推出了特别企划《青春的方向·沿着雷锋的足迹》,让四个从雷锋学校毕业的孩子回到母校“重走雷锋路”,触摸那个更真实的“雷锋学长”。

四个从雷锋学校毕业的孩子“重走雷锋路”

22岁的熊泽求正是其中之一。从长沙市雷锋学校走出的他,现在已经是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名毕业生。为了本次晚会,他和其他三位同学一起,踏上了这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去了荷叶坝小学原址,也就是今天的长沙市雷锋学校,听雷锋当年的同班同学分享着雷锋童年时期的点点滴滴;去了望城团山湖农场,那是雷锋最初参加劳动生产的地方;还有鞍钢厂,雷锋曾在那里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节约标兵;最后一站,则是雷锋曾经在那里参军,后来牺牲的地方——辽宁抚顺。在拍摄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些受到精神洗礼的孩子们主动向导演组提出“想到雷锋学长的墓前献一束花”。

在他们的成长和生活中,雷锋学长仿佛从未真正离开过。“学雷锋,做传人”的校训刻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如今,在学长的影响下,熊泽求立志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希望能够做一个用自身去影响他人的人”。

其实,不止是在雷锋学校,在雷锋的家乡,那个少年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来自湖南工商大学的志愿者李佳雨,是本次晚会负责幕后工作的志愿者之一。做志愿工作对她来说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一件事。“我在长沙生活了这么多年,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雷锋精神。比如我们学校学生有自发组建的公益团队;在疫情期间,很多同学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在春运期间也有很多学生志愿者在春运汽车站为返乡的旅客提供便利便民服务。”

作为雷锋的家乡人,这次又有机会参与家乡台纪念雷锋的晚会,李佳雨说,她感到深深的骄傲与自豪。“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后来人。我会坚定地作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将雷锋精神延续下去。”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从家乡湖南,到全国各地,一代又一代的青春接力,将雷锋精神的火种播撒到更宽广的土地上,不断续写着新的“雷锋日记”。而《新时代 新雷锋》——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文艺晚会的举办,又为这场伟大的接力敲响了更加激昂的鼓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48fb879e1e9c12e0bbef3cd4ae778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