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8日凌晨,smart精灵#1正式在海外首发,没错就“井号键”+“1”的组合。定位为一款纯电动小型SUV,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270/1822/1636mm,轴距为2750mm。
虽然轴距已经是紧凑级SUV的水准,但它的外部尺寸比丰田C-HR要稍微短点,但更高更宽。
风水轮流转了,这车基于吉利浩瀚SEA架构打造,吉利负责整车工程开发,设计则是梅赛德斯-奔驰主导。换而言之,技术方面是我们,设计方面是奔驰主导,但有种很浓的韩系车味道...
早在去年的12月9日,smart就在杭州搞了场精灵#1(此时还是非量产的概念车)的品鉴会。我的第一印象是这车很有股电动MINI countryman的感觉,属于有肌肉感的小可爱。外观部分有个细节就是当时这台概念车没有B柱,采用的是类似劳斯莱斯那种对开门的设计。
量产版的smart精灵#1回归了传统的B柱,而且在B柱上还标上了“STYLED BY 奔驰”的装饰件,好家伙,这一操作得多卖10万。之前腾势X,也就是唐DM的兄弟车型。
它在车尾也标注了一把“Styled by Mercedes-Benz”,确实是提升逼格的点睛之笔。我还在网上见过直接把腾势标改奔驰标的,特别是车尾,丝毫不违和,我看刑!
而在内饰部分,我觉得是奔驰C级和吉利ICON的元素融合。你看这个空调出风口是不是有ICON那味,再看中控扶手箱那块,这不就是上一代C级异曲同工,但我觉得这块太老气了。
在硬件方面,采用的是后置驱动电机,最大可以输出272马力,峰值扭矩为343牛·米。其搭载的是容量66度的三元锂电池,在WLTP标准下续航为420-440km之间。这个WLTP比CLTC\NEDC要严格些,所以smart精灵#1的续航也没太窘迫。
目前这台车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还没公布,但我猜测应该其起售价格至少25万。也先别急着喷,说什么割韭菜之类的。这台车的定位还是走精致城市代步SUV的路线,好比mini,20多万买个3缸车就怎么怎么滴,又何必呢?
它的消费群体就是想买台有点小众又体现点个人品味的车型,也不伤天害理,他们对于车型的价格没有那么敏感。
这个话题就让我联想到我们那台标致姜戈摩托车,我们拍了条抖音,发现评论区几乎是一边倒觉得这台车就是割韭菜,买姜戈还不如买XX等等评论。
如果一一台质量可靠省油来衡量它,姜戈确实不算个好车。别说和日系150cc级别踏板比,和豪爵等国产一线品牌比产品力都逊色。但说白了,姜戈其实卖得就是颜值。相比买汽车的刚需比例来说,至少在限摩的杭州,就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区内溜达。
买个自己喜欢的摩托车,真不是什么原罪。上周末我就骑着跑了个80公里,天气真好,骑着开开心心。一路唱唱歌,吹吹风,还真惬意。只要没坏在路上,就都惬意。
人生就一场旅行,你会选择大家喜欢的人一起,还是你喜欢的人一起。
另外说点实际的,当时车主买姜戈的时候,姜戈确实是2万元左右(终端优惠2K)中唯一颜值OK的复古踏板。买维斯帕又太贵,当时能买的PCX150(免税)裸车就得2.7w,配置也不咋地,当然质量确实是没毛病。
说回车,可以预见的是smart精灵#1相比以往的smart车型的质感会好很多,转移到电动化也尽可能避免了发动机、变速箱之前一直存在的匹配问题。
第一代smart用的是AMT、第二代则是干式双离合,实际表现是从很顿挫到还有顿挫,就这么个发展状态,机械素质层面相比同价位那些正常的小车,确实是有个性太多。
其实像smart和MINI这类车型,天然适合搞成电动车。你本身也不会把这台车拿去跑长途,自然能相对规避掉续航的问题。不过很明显smart精灵#1不再是个小精灵,它在体型上的变化一方面是适应普罗大众的需求,变成了一台有设计亮点但还算正常的车。
smart这边已经登台唱戏,就等MINI了,从MINI之前流出谍照来看,我看电动MINI更顺眼,十分期待这一细分市场车型之间的竞争,消费者能多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