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初,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计划共同研制一款新式攻击机,其实当时两国并没有非常强烈的装备需求,并且如南斯拉夫本身也有不错的技术基础,要想独立研发一款攻击机也不算很难,促使两国走在一起的原因之一是战略合作方面考虑,通过该项目可以加强国家友谊,增进相互之间的联系。
两国的合作进展比较顺利,新的攻击机将用来替代J-21和F-84,飞机立足于两国现有技术,使用本国的电子设备等零部件,要简单可靠便于维护,还具备简易机场起降能力。
飞机为传统的单座单翼双引擎结构,高单翼带有较大后掠角,水平尾翼较低,单垂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发动机进气通道从机翼翼根位置向前延伸到驾驶舱两侧。
对于当时的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来说都缺乏合适的发动机,设计师曾想从英国获得所需的发动机,但是英国考虑到当时的局势不可能同意,于是转而选择当年英国授权南斯拉夫生产的劳斯莱斯Viper喷气发动机,这是一种在1953年就开始使用的系列发动机,运行可靠,缺点是动力较弱,多用于教练机。
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设计师希望J-22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实际上前期型号无法在平飞中突破音速,只在俯冲的情况下实现过超音速飞行,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高亚音速飞机。设计师曾想通过安装加力燃烧室来提升动力,因为技术问题没有实现,80年代两国给飞机安装了新的发动机,飞行速度有所提升。
作为一种攻击/侦察机,J-22拥有一个不算很先进的火控和武器管理系统,它的武器包括2门GSH-23机炮,以及5个挂载点,其中每侧机翼下2个挂载点,机腹一个挂载点,最大挂载能力2800千克,可以使用自由落体航弹、集束炸弹、空地导弹,还有法国生产的一种机场跑道破坏弹药。在侦察方面可以安装光学/红外侦察吊舱或者干扰吊舱,这些装备可以执行一些简单的战术侦察任务。
J-22的原型机在1974年首飞,不久后开始在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两国服役,在罗马尼亚将其称为IAR-93 “秃鹫”(IAR-93 Vultur)。战机在服役后也经过一些改进,例如南斯拉夫就在80年代替换发动机让战机超过音速,除了一些子系统的升级之外,还有双座的教练版本。
南斯拉夫军队在90年代的战争中使用过J-22,在克罗地亚等地区作战,主要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当南斯拉夫成为历史之后塞尔维亚继承了J-22,是最后一个还在使用这种机型的国家。
J-22“鹰”式攻击/侦察机空重约5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约11000千克,机身长度约13米,高4.52米,翼展9.3米,前期型号最大飞行速度0.96马赫,最大升限15000米,作战半径大约500千米,最大航程132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