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量广泛参与《生绿》国际期刊投稿 | 绿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2023-12-17     中国绿发会

原标题:青年力量广泛参与《生绿》国际期刊投稿 | 绿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生绿》

近日,杭州人大附中老师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外来入侵物种工作组进行沟通,并表示孩子们希望撰写两篇文章投稿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简称《生绿》)国际期刊。其中,一篇与福寿螺相关,另一篇与生物多样性相关。对此,期刊编辑表示非常欢迎,并对孩子们在福寿螺研究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给予了认可和鼓励。

图源:绿会外来入侵物种工作组

据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引导下,一直以来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探索兴趣十分强烈,学生们利用课余和暑期时间前往野外观察福寿螺的生活习性。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40年前,被作为食物辗转引入中国大陆,后来逃逸野外,由于缺少天敌以及生命力顽强而迅速蔓延,严重影响水稻等植物的正常生长。

作为全国一级学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始终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并支持青少年成长以及学术研究,为青少年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提供平台。

青年是全球环境治理的未来主力军。青年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资源。为响应号召、支持实施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从全国一级学会的角度来助力我国人才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全球科技治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长期以来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核心工作领域之一。举措包括但不限于:构建全球青年人才志愿者网络,不拘一格向国际组织推荐任职专家、积极参与全球重要治理平台并发出中国好声音、推荐中国科学家竞选国际组织相关领导层职务,长期举办“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等等。此次积极支持中学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研究并鼓励其向期刊投稿,是这一系列的努力之一。

文/Sherry审/Samantha 编/angel

拓展阅读:

1.绿会BCON工作组与杭州人大附中师生会面,鼓励孩子们积极开展福寿螺研究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473463/

2.中国绿发会外来入侵物种工作组在湖南农村开展福寿螺等田野调研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9654205909311758

3.张容予 ,马盛 ,王华 ,田文杰.福寿螺体内寄生虫数量需科学验证且不应因噎废食一只福寿螺体内究竟有多少条寄生虫?.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第8期.2022年7月.ISSN2749-9065

4.周晋峰,王静.《鳄雀鳝的“入侵”与生态恢复四原则》.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第1卷第10期,2022年9月,ISSN2749-9065

长按加入{月捐人计划}

阅读是一种智慧,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喜欢请分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3850068c230cd38a065ce01629110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