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宝以直播为生,折射出二人转孤独的真相。艺术可以低俗,但不能低俗。在东北,他是红极一时的二人组演员。当年在戏院里,能看到孙小宝的《双转》也算是名人了,简直是大饱眼福。
而孙小宝却如同昙花一现,刚走红不久就销声匿迹了。当时有很多猜测,孙小宝也在直播中表示自己确实得罪了一些人,所以暂时不能表演。不过风波过去之后,孙小宝也没有出现在台上。
因为后来,二人转不仅没能走向全国,反而开始在它的发源地东北逐渐淡出。其实,要说二人转最先火起来,还真是赵本山提出来的。赵本山走红后,成立了本山传媒。后来就有了刘老根戏台这样的二人转剧场。
本山传媒扩大招聘,招了很多人。培养成为优秀的双人演员和喜剧演员。
两个人转身寂寞
但大家总说本山传媒的演员在电视剧里演小品,很少有人去电视台当众演二人转。
赵本山、宋小宝、小沈阳其实是通过小品走入大众视野的,而不是二人转,所以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他们之前没有演过二人转。其实要从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和内容说起。
二人转起源于东北地区的蹦蹦戏。这是人们饭后看的戏。蹦蹦戏一般比较接地气。大部分台词都是东北话,当地人想必通俗易懂。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演变为二人转,也叫二人台。
二人转由一对男女表演,继承了蹦蹦戏的一些经典内容。随着喜爱二人转的人越来越多,二人转逐渐创新了很多玩法,但仍以东北方言为主。而且在内容上,二人转也有一些下流的段子,这可能也是二人转后来变得落寞的原因。
二人转一般使用东北方言,南方地区可能有些人听不懂,造成文化差异。自从二人转以恶作剧起家,逐渐变得落寞。一类舞台剧可以接地气,也可以俗气,但不能低俗,尤其是底线。许多剧院和演员为了利益不断压低底线。
于是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二人转团队只顾眼前利益,在戏院里讲着难听的笑话,演员们不再创作好作品。
刚开始大家只是想玩玩,后来表演越来越大胆,去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而且,这种表演形式仅限于人流量不太大的小县城。不可能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演出。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创作出新的、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作品,也让二人转慢慢变得孤独,甚至没有在发源地东北存活下来。
后来,随着赵本山年龄的增长,就连本山传媒的二人组演员也开始转行。宋小宝去创作小品,小沈阳也开始演戏了。本山传媒也开始拍摄电视剧帮助公司员工转型,一些双人演员开始直播。带货,或在网上表演您的才华以谋生。
孙小宝也是其中之一。网上关于孙小宝的传闻很多。
最受关注的是,邀请宋小宝的投资人提出让孙小宝和她的搭档开恶作剧,被孙小宝拒绝,还得罪了投资人。这件事只是一个传闻,真假难辨,不过孙小宝确实在直播中透露,是因为得罪了人。
其实很多喜剧圈的人都会说,前面有赵本山的二人转,后面有郭德纲的相声。很多人会比较这两个人。他们都是喜剧。为什么相声比二人转好?还是有很多人会比较郭德纲和赵本山的区别。
相同的传统,不同的命运
其实相声的表演形式比二人转要内敛得多,而且相声有严格的师兄概念,师徒层次也更加明显。相声四大学科都有严格的学习过程,二人转却没有。
有一个明显的严格的学习过程,学习的过程比较随意,所以在学习上,相声确实比二人转更容易传下去,有更好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二人转渐渐落寞了。没有创新、正能量、正能量的节目,讲黄色笑话没有底线。于是,大家一提到二人转,就是低俗的代表。相反,二人转也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反观这几年,以郭德纲为代表的德云社,虽然德云社也翻身过几次,但总体来说既贴合了社会实际,又融合了民歌,还有一些传统的民俗。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出酒吧,走进影院。德云社刚火起来的时候,网上经常说德云社是自己把年轻人从酒吧拉进影院的。
而且,在德云社的演出中,经常会发现台上的观众和演员一起合唱,完全把相声变成了教学演唱会,大家把手中的奶茶和啤酒变成了小小的德云社的歌曲。抒情书。
当然,在舞台上和演员一起唱歌可能不符合传统相声表演的形式和规则,但既然要发展,就必须打破成见,让年轻人愿意学习传统民歌以这种形式。年轻人放下手机,听听具有传统民俗风情的相声,也不是坏事。形式可以创新,但要想继承发展,就得打破陈规,只要影响好就行。另一方面,二人转这几年没有创新,不断拉低底线,以期从低俗的表演和笑话中获利。
这种负面影响肯定会阻碍二人转的发展,更不要说它的传承了。而这种方式,已经让大家给多转贴上了低俗的标签。
因此,传统艺术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坏的要去掉,好的创新要保留。
他们和相声、京剧一样,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弘扬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包括现在的影视剧,随着我们民族自信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影视剧敢于用传统服饰和场景来建构画面,观众对传统艺术、服饰、和场景。
因此,像二人转这样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但发展的方向必须是积极向上的,让年轻人接受到优秀的传统艺术。希望以后二人转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