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瞎大方”,可能给孩子一生遗憾,尤其这3件事上注意了

2023-02-14   急诊室老苗

原标题:父母的“瞎大方”,可能给孩子一生遗憾,尤其这3件事上注意了

某乎上有这样一个热门问题:

“做客孩子临走时带走几只玩具,我的孩子抗拒并一直哭,要怎么开导?”

下面高达9000个回答,很多网友扮演的都是“哭闹孩子”角色,有过类似经历。

有人是心爱的故事书,被妈妈送给了同事;

有人是喜欢的航模玩具,被爸爸送给了朋友。

哪怕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大家字里行间仍充满对父母的抱怨,以及对那件被送出去物品的怀念。

很多父母觉得,只是一个不值钱的玩具而已,孩子拒绝分享太自私、太小气。

但事实上,孩子们伤心的从来不是玩具,而是那些玩具所承载的情感,和父母丝毫不尊重自己的态度。

家长眼中的“破烂”,是孩子心里的“无价之宝”。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父母的建议》一书中提到:

“没有什么比父母教育孩子更加需要智慧的了,我一生都在努力探求这种智慧。”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这3件事上,千万不要“瞎大方”,否则可能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遗憾。

孩子的物品别“大方”分享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剧组送给黄磊的女儿多多一条小狗。

多多给这条小狗取名“小黑”,去哪都带着它,喜爱极了。

但是,陆毅的女儿贝儿也很喜欢“小黑”,有一次抱着不放手,直接去找黄磊,询问能不能让自己抱着玩一会儿。

换作别的家长,可能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会直接“大方”地把小狗让出去。

但黄磊没有,他说:

“狗狗是多多姐姐的,你要去找多多姐姐商量。”

当时看到这一幕,真的深深地把我戳到了。

尽管黄磊明知道是在录制节目,可他没有为了自己的面子和节目形象,直接替女儿决定把狗狗让给贝儿,而是选择了尊重女儿的意见。

从本质上来说,父母随意处置孩子的物品,替孩子自作主张,其实是一种越界行为。

只有家长懂得守住这种亲子间的界限,平等地去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懂得尊重的含义,成为一个真真正正、完完全全的人。

在尊重的基础上,再去引导,教会孩子分享,具体还要根据孩子年龄选择不同的策略。

给孩子的爱别太“大方”

还记得那位“土豪爸爸”吗?

近百万的豪车被女儿刮花后,淡定的他不仅没生气,反而开着车到处“炫耀”。

他表示,当发现女儿对着自家车乱画时,看孩子那么认真,身为“女儿奴”的他,根本不忍心去打扰。

“孩子才上幼儿园,我能说什么呢?”

然而,对于这位父亲的做法,很多网友表示无法认同。

“不教育,画你自己家的车可以无所谓,等到划了别人家的车,如果还是豪车,赔偿不起怎么办呢?”

是啊,每个孩子生来都是一张白纸,他们没有是非之分。

如果家长给孩子的爱太“大方”,任由孩子“为非作歹”,那么孩子早晚会一发不可收拾,闯下更大的祸端。

英国作家戈丁尔认为,人性有3层:

第1层,生物性,偏向恶;

第2层,社会性,善恶兼有;

第3层,精神性,偏向善。

英国作家戈丁尔认为,人性有3层:

第1层,生物性,偏向恶;

第2层,社会性,善恶兼有;

第3层,精神性,偏向善。

一个孩子,如果父母无法及时教育和制止错误,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会做出野蛮性的举动。

即生物性中的恶被倾泻而出,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但爱要有度,太“大方”的爱,最后只会害了孩子。

别给孩子太“大方”的保护

小时候,父母不放心孩子独自睡觉,舍不得不分床、分房睡;

孩子大一点了,父母不放心他们做任何事情,恨不得24小时守在身边当“保姆”;

好不容易孩子成年,父母还在担心其学习生活,忍不住地整天焦虑。

这可能是某些“中国式家长”的日常。

他们在与孩子相处时,习惯了打着“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将对子女的操控,伪装成关心。

久而久之,子女很容易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依赖,难以去独立处理、完成任何事情,失去了独自生存的能力。

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是每位父母与生俱来的职责。

可父母给孩子的保护过于“大方”,就会限制孩子的发展,乃至于带来很多痛苦。

从心理学上来说,父母的这种心态,潜意识上是不想让孩子长大,不愿意失去自己身为父母的意义和价值,不想和孩子分离。

但天下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

我们爱孩子,就不应该给他束缚,适时地放手和分离,才能让孩子练就一身本领,勇敢、独立面对未来的风雨。

老苗结语:

“把孩子当孩子”,这看似是一个病句,但实际上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会犯的错误。

你的孩子不仅是你的孩子,他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作为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的想法,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智慧。

今日话题:你平时会在这3件事上“大方”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