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女富豪——龚如心的沉浮录

2023-07-29   生活如梦

原标题:香港第一女富豪——龚如心的沉浮录

但是大家要知道,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香港能发展成现在的模样,更是离不开香港一众白手起家的资产大佬。那么说起香港的大佬们,大家总是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香港长江集团的创始人李嘉诚,但是大家不了解的是,据当时的有关说法香港在当时还存在一个“女版的李嘉诚”,她就是总是扎着双马尾的龚心如。

说起龚心如,她可谓称得上是一个颇具传奇气质的女子。不仅仅是因为她能够在当时大佬齐聚的香港占据一席之地,还有她的个人经历,一路波折,充满遗憾。更令人震惊的是,据有关人士爆料龚心如生前生活过得十分简朴,从不穿大牌衣物,更不戴什么名贵首饰,甚至一个月的开销最多只有3000元,但是她死后却被爆出留下了830亿用于做慈善项目。

如果说有人不相信“只有吃够了足够的苦才能够站在金字塔顶端”这句话,那么龚心如的一生就很好地向大众证明了这句话的含金量。

年少爱恋,相隔异地

年少时的恋爱往往纯真而又美好。很幸运,龚心如就拥有这么一段纯真又足够美好的爱恋,甚至成为她的一生挚爱,陪她度过了那一段黑暗而迷茫的日子。

年少时,龚心如的家庭还算得上是上海的中级资产阶级,也因此其父结交到了一名差不多阶级的同乡好友也就是她青梅竹马、后来丈夫王德辉的父亲——王延歆。

因为两家家境相当,双方父母的结交也不错,两个人也自然而然地相知、相识、相恋。虽然双方的父母却并不知道两人的情愫,只当是玩得好的玩伴,但是这一点没有影响到两者的感情。但是后来王德辉的父亲想要谋求一番大的作为,毅然决然奔赴香港,自主创业。

而龚心如的父亲出于某种原因并没有跟随王德辉的父亲去往上海,就这样两者谈起了异地恋。令人感动的是,即使双方几年几年的见不到面,只能凭借着几张薄薄的书信维系双方的交流的通信方式却丝毫没有影响双方的感情,双方的感情反而愈发坚固。但是变故说来就来,容不得半点反应与商量。

一时间,龚心如失去了敬爱的父亲,而龚家这个家庭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龚心如在多年后回忆中谈到“我当时感觉整个人生都暗淡了,如果不是他的不离不弃,现在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怎样。”

“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草。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于是身为家中长女的龚心如义无反顾地挑起这份大梁,被迫从上海师范大学里辍了学。但是全家从小康直接坠入了贫困的状况也不是当时的龚心如能够改变的,还好当时有王德辉的支持,否则当时的龚心如绝对撑不到现在。

面对爱人的家境突变,年少的王德辉虽然不能直接起到很大的帮助,但是还是动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帮助爱人。

在龚心如这段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里,王德辉就成了她全部的光,不仅给了她心理上的慰藉,更在给了其经济上的强有力帮助,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龚家撑了下去。

这段可歌可泣的爱恋,当现在还是一段佳话。有人说,成家后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故有成家立业的说法,成家在立业之前;也有人说婚姻只会绊住人前进的步伐,让人于温居之中堕落颓废,不思进取。但是显然,王德辉属于前者。

夫妇一体,荣辱与共

王德辉在如愿于龚心如结婚后,夫妇俩就开始共同谋划双方的人生。虽然龚心如的家庭横生变故,大学没有读完,但是因为其前期的家境还是不错的,从小受到的教育也并不比王德辉差,在经过家庭变故后反而比王德辉在心理方面更加成熟一点。

在结婚没几天后,双方就达成一致,想要自立门户,共同在香港打拼出一番自己的天地。

两次绑架,天人永隔

劫匪为了能够拿到赎金,将龚心如放回,并勒令其不准报警。随着龚心如成功将赎金交给劫匪,王德辉成功回到了龚心如身边。

但是天不遂人意,世事难料。在那以后,龚心如再也没有王德辉的消息了,而龚心如也从幕后转到了幕前,一个人成为华懋置业的领导人。

从此“小甜甜”掌权,“双马尾”出世

相比于其它的产业大鳄,龚心如走在街上不仅不会被人认出是一个身价不菲的富豪,相反会被人认为可能是有毛病。因为自其丈夫王德辉音信全无之后,龚心如的发型就成了亘古不变的双马尾。据悉,这是因为两人恋爱的时候龚心如就是这副打扮,而王德辉也很喜欢龚心如的打扮。

其丈夫走后,龚心如的打拼之路更加不好走。因为产业的高昂资产,引得王德辉其父的争夺,这期间光是于其父的官司之战就维持了三年之久。也许是因为其丈夫的意外让龚心如明白“财不外露”,龚心如在任何公开场合都不会穿什么名牌,戴什么天价首饰。一身粗布衣裳直到生命的最后。

但是龚心如在其产业员工的评价中有着高誉的称赞。其底下员工都对其十分衷心,也让其的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欣欣向荣。

想来没有什么富豪能够像龚心如这样每个月的花销不超过3000块,省吃俭用。在其身前,龚心如就总是将资产投资于慈善事业。然而即使是致力于慈善事业也不会让其生活那么艰苦,在龚心如死后的一封遗嘱让众人恍然大悟。

2007年,被病魔折磨了许久的龚心如最终也没有打败病魔,最终撒手人寰,到死也在没收到其丈夫的一点音信,带着满腹的遗憾离开时人世。在其死后,虽然其遗产纠纷之战也持续了很久,但是最终认定其遗嘱意愿还是——830亿全部用于慈善事业。

结语:

“有些人活着,但其实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仍然活着。”龚心如显然属于后者。虽然因为其公司在无人掌权,且大部分资产都运用于了慈善事业,公司在其死后不久便消失在行业中,但是她的事迹仍然激励着很多人。

面对命运的诸多不公平待遇,龚心如从不低头,从不放弃。也许是因为前一次面对父亲的离世有了经验,再次面对丈夫可能的命运的时候,龚心如虽然心伤但是还是没有从此一蹶不振。

面对命运的不公平,一次次要把她打垮的逆境,只是让她更加乐观面对生活,甚至因为自己遭受了太多的不公平而想要给其他在雨中的人打把伞。的确,龚心如的私生活也曾在其死后遗产纠纷中被大肆宣扬,当然其真实与否还不能确定,但是其有关人员的败诉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谣言的真实性。

且不论其私生活我们不应干涉,也无法判断其真假,但是就凭龚心如面对慈善事业的慷慨也足以让我们感激其许久。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向龚心如学习,学习她的乐观、坚韧、努力。也相信,这样的人才、高尚企业家将会在中国这个其乐融融的大环境中越来越多,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