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此规定,摘掉学校、老师头上的“紧箍咒”,家长却忧心忡忡

2023-03-26   青湖已

原标题:教育部此规定,摘掉学校、老师头上的“紧箍咒”,家长却忧心忡忡

教育活动的主体为教师学生和家长,这三者之间处理不好便会产生矛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以及学校和家长之间的问题。

可能是因为教师惩罚自己的孩子,又或因为补课而引起的矛盾,总之三者之间矛盾层出不穷。教育部门想方设法以缓和三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教育水平。

在教育不断的发展下,教师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教师为何从最初人人敬重的职业到现在这般,家长指责、学生不屑。为什么义务教育阶段矛盾频发。评价机制让各方关系,陷入了僵硬。不少家长表示为何自己孩子年纪不大,就有写不完的作业。

这些家长将孩子身上重压怪罪到老师头上,他们认为是老师每天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孩子们喘不过气来。除此之外还有惩罚问题,老师为什么要对,那些违反纪律的同学进行严厉的惩罚,不仅让孩子承受身体上的负担,还因此产生心理阴影。

之前很多老师会在课下展开补课活动,不仅给孩子增加了额外的学习负担,还给家长增加了经济上负担。家长一方面想让自己子女快速提高成绩,另一方面责备教师课堂效率不够,学生学习要靠课下补课。

家长只顾将自己不满情绪推卸至老师身上,他们认为正是因为教师行为不规范,才会发生这么多麻烦事。其实不然,教师之所以会这么做,正是因为自己受学校机制约束,完不成任务就要接受学校考核处罚。

分数是学校对老师的检验标准,只要学生成绩好,即使教师教学能力不过关,照样能获得学校表彰,但只要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再努力同样是做无用功。面对家长与学校双方夹击,教师又该何去何从。

教育部此规定,摘掉学校、老师头上的“紧箍咒”,家长却忧心忡忡‍

我国处于应试教育阶段,提高分数自然会成为,多数学校首先追求的目标,评价体系过于重视分数属于情理之中,但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教育问题。教育部门通过基层调研,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

追求升学率必不可少,但教育质量如何,绝不仅限于分数升学率等数字表面,现阶段学校要积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唯分数至上的观念。教师要合理布置课后作业数量,以及每年考试次数同样要有严格的限制,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成绩以及排名可不公布。

教师表示如果不是学校标准卡着,没有哪个老师愿意无缘无故指责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多了,学生不愿意课后批改,同样是给自己增加负担。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老师也是费尽心思。

出台新规定,为何家长表示压力越来越重‍‍‍?

教师在这场“博弈”中得以解放,家长却变得忧心忡忡,减少课外作业量,甚至不公布孩子的考试成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孩子自尊心,却无法及时了解孩子知识吸收的情况。

学校保证课堂时间,没有额外补课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学生出现违法乱纪行为,教师也不再采取相应惩罚措施,不少家长又担心,这样会放任孩子肆意妄为。教师管的太严家长表示不赞同,教师宽松一些家长又担心孩子成绩跟不上。

现在教育部门明确规定,教师不允许参加补课活动,如果孩子在学习上有问题,只能参加补习机构举办的课程。之前教师补习功课,可以针对孩子课堂表现情况,以及作业反馈情况对症下药,现如今只能参加补习班。

近年来补习机构举办的风生水起,不仅学费越来越昂贵,课程质量着实令人堪忧,家长想保障孩子的学习时长,必须将孩子送到补习班,长期下来大班教学根本没有多大作用,教育支出倒是增加不少。

之前教师为了规范学生行为,有时会采取惩罚措施,现在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新规定,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体罚学生,如果学生表现出违法乱纪的行为,家长便是第一负责人。家长不仅要投入大量补习费用,现在还得时刻留意子女的身心健康情况。

只要有社交,便然避免不了矛盾,教育的核心主旨是教书育人,让孩子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要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家长教师以及学生要学会沟通,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