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观展!云阳籍百岁画家戴泽艺术展在渝开幕

2023-08-17     云阳微发布

原标题:免费观展!云阳籍百岁画家戴泽艺术展在渝开幕

“云阳故陵长戴()河我家的狗,是我家中唯一的一张写生。”在重庆美术馆1号厅展出的第一幅画《云阳老家的狗》中,戴泽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8月16日,“万物生——百岁戴泽重回故里艺术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吸引了近2000人到场观看。本次展览是戴泽首次在重庆举办大型个人展览,展览将持续到10月15日(周一闭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一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四个小节。每个小节都以戴泽在相应年代的作品为核心,串联起了他超过八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在“艺启云阳”“故乡情思”“桑梓重温”“梦牵故里”等小节中,就有多幅画作提到了云阳的山川风物,即便在描绘一些异乡景物时,他也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家乡的一草一木。

“过了三峡白帝城就是云阳县故陵镇。以前叫古淋(故陵)沱。‘沱’就是苏东坡说的‘莫道人生无再少,河中流水尚能西’的向西回流水的地方。”在这句话旁悬挂着戴泽于1985年创作的纸本国画《夔门天下雄》,尽管眼前看到的是夔门胜景,但作者的思绪早已随着滔滔江水一路回到了那令他魂牵梦绕的家乡。

“爷爷虽然常年在外,但心中无时无刻不思念着家乡。”戴泽的孙子戴孟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的思乡之情也愈发强烈,家乡的河流、房子、腊肉时常挂在嘴边。”

前不久,戴孟带着祖辈的记忆回到了家乡云阳,眼前的一切对戴孟而言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常常从爷爷口中听到、画中看到的故乡山水,陌生的则是高速发展中的新县城。现在的云阳已经不是爷爷笔下的西陲小城了,这里通了高铁,城市也规划得很漂亮。”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展览以“狗”开始,而又用“猫”结尾。在最后一个展区“梦牵故里”中,戴泽于2012年创作了一幅纸本水彩《故乡的猫》,记忆中故陵老家的那只猫依旧慵懒地躺在地上。“思乡思故人,故人均已作古。声貌在余思,余已九十多五。只能尽相思,相思竞复苏。”戴泽通过对这一双儿时“伙伴”的描绘,再次见到了他那久未谋面的家乡。以狗开始,以猫结束,戴泽“回家”的旅途伴随着生命的律动。吾乡吾土,生命万物,他的艺术探索饱含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我的故乡在云阳,乾隆进川,老祖坟。张王庙、龙脊石……人问故乡在何处?残存老人幽梦中。”一首长诗写满了故乡的山山水水,但写不满的是戴泽心中无尽的思乡之情。

现年101岁的戴泽是云阳县故陵镇人,是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他1946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后入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先后师从徐悲鸿、吕斯百、傅抱石等老一辈著名艺术家。

1949年,戴泽参与筹建中央美术学院,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执教六十余载,桃李满天下,培养过以靳尚谊、王沂东为代表的大批画家。

作为新中国油画创作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戴泽继承了徐悲鸿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功力扎实,修养全面,涉猎油画、国画、水彩等多个领域,创作了大量兼具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经典之作。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戴泽等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殷切嘱托:“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部分作品欣赏

戴泽《嘉陵江上 》1945年

戴泽1973年4月重庆采风作品

戴泽1973年5月三峡采风作品

戴泽1973年武汉采风作品

戴泽1973年武汉采风作品

戴泽自画像

戴泽,中大操场,纸本水彩

戴泽,重庆沙坪坝茶馆一角,1945,纸本水彩

戴泽,农民小组会,1949-1950,布面油画

戴泽,世界青年联欢会,1951,纸本水彩

戴泽,小熊同他的妈妈,1951,纸本水彩

戴泽,在海洋上,1961,木板油画

戴泽,云南印象,1980,纸本水彩

戴泽,伊春小路,1984,纸本国画

戴泽,绍兴青藤书屋,1988,纸本国画

戴泽,故宫古柏,1989,纸本国画

戴泽,鸢尾花,1992,纸本彩墨

戴泽,海阔天空,2009,纸本设色

记者:贺元河

编辑:邓庭庭

责编:刘太兴

终审:钟桦 周尚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0fc7d64a00ab0bf75dd52cad81cba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