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代养兵)2024年11月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区上地学区管理中心主办,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承办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论:理论重塑与实践创新”研讨会,在清华附小双清苑校区隆重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庆红、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翟博、海淀区教工委副书记吴瑾,以及来自河北石家庄、内蒙古包头、新疆自治区和北京市延庆、密云等清华附小国家教育成果应用推广区各地总计800多名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研员出席会议。
2014年,清华附小在窦桂梅校长带领下,凭借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研究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后,清华附小继续深入开展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并将其优质教学资源与教育成果源源不断对外输出和推广,形成了科学、通畅、高效的共建共享机制。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庆红在致辞中指出,清华附小连续两届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实属不易,体现了百年清华附小的价值观引领、课程引领和公益服务引领。希望清华附小继续努力,探索出适合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范式,持续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翟博对窦桂梅校长带领的语文主题教学团队“立足课堂、立足时代、立足儿童,不断超越”表示赞赏,也为附小在新课程标准和历次课程改革中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三十年来,窦校长带领团队立足学科,把教育研究升华到生存方式、生命教育的高度,沉淀富有民族性、本土性、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与经验,开辟了有效的实施路径,形成了基础教育领域“扎根中国大地、引领教学变革”的当代中国语文教学范式,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提供了“行动方案”,也为广大一线教师创生了转化与深化新课标的“普适经验”。
本次研讨会共分为五大版块,分别为:见证——“主题教学”的课堂实践、论道——“主题教学”的专家之声、展望——“主题教学”的未来之约、拓新——主题教学的转化与辐射、创话——主题教学的印证与激发。从课堂教学、专家论坛、成果辐射、学生成长未来展望五个维度,系统性、整体性展示了主题教学国家教育教学成果获奖十年来的新发展、新探索、新路径,也擘画出面向新时代锐意创新的实践新图景。
本次研讨会还发布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发展纲要(2025—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系统规划了主题教学的发展目标、发展内容以及重大项目。
北京延庆二小、内蒙古包头市第十八小学、广东中山市实验小学的教师代表进行了说课展示;河北石家庄、河南濮阳和内蒙古包头的三位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各成果推广区纷纷表示,在清华附小的精心指导下,各校着力构建“1+X”跨学科主题阅读体系,积极推动跨学科个性化主题阅读活动和课程群建设,打破课程的单一学科局限,形成持续性、链条式、项目化的课程群学习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从“单学科”到“跨学科”的完整育人体系建构,成果显著。
在创话版块环节,清华附小六年级梁启超主题课程群小课题研究项目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妙趣横生的汇报。他们以“梁启超是好爸爸”为题,采用问卷调查、文献阅读等方式生动描绘出“新时代好爸爸”的画像。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国家督学成尚荣老师与同学们共同演绎了这场精彩的“创话”。成志少年对问题的执著、对现实的关注、对研究的认真,赢得了与会嘉宾和现场老师的阵阵掌声。
研讨会还设置了精彩纷呈的分会场活动,回顾了主题教学十年间经典课例与研究的坚实脚印,包括: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单篇经典《书戴嵩画牛》;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识字教学《葡萄沟》;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群文阅读《牛郎织女》、整本书阅读《西游记》等。集团化学科基地还着重再现了主题教学带动教育集团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经典课例和教师们的专业发展。
作者:代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