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半来自家庭。”
家庭,是我们人生旅途的第一站,家庭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爱护。
有些人的原生家庭,是他们的铠甲和后盾;有些人的原生家庭,却是他们一生最大的阴影和噩梦。
01.原生家庭的噩梦
37岁的李妍(化名)也有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
在她记忆里,家中永远都是鸡飞狗跳、鸡犬不宁;母亲永远都是在与人争吵,不是和奶奶,就是和父亲。
时而面目狰狞,时而涕泪交加,时而哭天抢地……
12岁那年,父母的婚姻,终于走到彻底摊牌的时刻,在利益面前,很多东西分崩离析、支离破碎。
看着自己的两位至亲,为了鸡零狗碎的蝇头小利,争得面红耳赤,摔锅砸碗,她躲在一旁瑟瑟发抖。
让她更加惶恐的是,父母什么都争,唯独不争她。因为,她是“累赘”,也是“武器”。
父亲已经找好下家,一个带着两个男孩的单身女人,如果她再留下来,经济本就紧张的父亲,根本负担不起。
母亲深知这一点,所以坚决不要她。
在大庭广众之下,父母声色俱厉、唇枪舌剑、针锋相对、互相推让,谁都不肯要她的抚养权。
这样的场景,对年仅12岁的她而言,不亚于天崩地陷,时至如今,还经常会在梦里重演,让她在无助和绝望的哭泣中醒来。
后来,在调解员的循循善诱下,她主动选择了母亲。
接下来的日子,她跟随满身愤懑的母亲,回到外婆生活的小县城,暂时居住在外婆家。
02.艰难的处境
遭遇婚变后,母亲的精神状态很差,不仅经常对她乱发脾气,还经常和外公外婆吵架。
寄人篱下的日子本就不好过,母亲随时迸发的怨气,让她们的处境更加艰难。
或许是因为父亲的缘故,外公外婆不喜欢她。
舅妈更是不待见她,对她总是爱理不理,表妹也经常排挤她;舅舅不善言辞,工作又忙,每天早出晚归很少在家。
她感受不到一丝家的温暖。
在外婆家住了一年后,母亲因为琐事,和舅妈大打出手。随后,母女俩搬出去自己租房。
母亲一直郁郁寡欢,对她也是不苟言笑,唯一比较看重的,是她的学习成绩,而她也不负厚望,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
然而,长期活在怨恨中的母亲,在她大二那年,因病离世。母亲临走前,给她留了仅有的2万元存款。
她靠着这2万存款,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
期间,一直对她不闻不问的父亲,得知她的境况后,到她大学所在的城市看望她,并给了她1000块钱。
《奇葩说》里有一句话:
“心里有很多苦的人,一点点甜就能填满。”
父亲的1000块钱,对生活拮据的她,算得上一笔“巨款”,更重要的是,这笔钱让她感受到满满的父爱。
她和父亲建立了联系。
03.再婚父亲索要赡养费
大四那年的春节,她买了礼物去看望父亲。然而在父亲那里,她再次感受到以前在外婆家的那种冰冷。
父亲的家,不是她的家,甚至连立足之地都没有。给了她希望的父亲,又亲手将希望摧毁。
父亲对她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欢迎的态度,反而埋怨她浪费钱。父亲说,春节期间火车票这么贵……
后来,她再也没有去过父亲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忙于找工作,适应工作环境,很少和父亲联系。
父亲也很忙,再婚妻子的两个孩子也已经长大,要勤奋赚钱为他们买房结婚。只要她不主动打电话,父亲基本上不会联系她。
一直到她结婚,父女俩才再次见面。
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她的性格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经营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对她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
她谈了几场恋爱,都以失败告终。幸运的是,在她29岁那年,遇到了现在的老公。老公善良豁达,能够包容她所有的不安和委屈。
公婆也很通情达理,对她很好,尤其是婆婆,心疼她的身世,在生活中帮了她很多。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一份和谐美好的亲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治愈一个人童年的创伤。她在老公一家人的呵护下,越来越开朗。
这时候,父亲却开始频繁联系她。
父亲这些年过得很辛苦,两个继子都已经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要买房、装修、攒彩礼。
再加上父亲和再婚妻子又生了一个女儿,处处都要花钱,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在参加她的婚礼时,父亲得知她婆家条件不错,便经常开口向她借钱。
她是名校毕业,收入还不错,并且她生性节俭,结婚前存了不少钱。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顾及亲情的她,尽量会满足父亲的要求。
后来,孩子出生了,家里买房了,公公婆婆年龄大经常生病了,用钱的地方多了,她对父亲的帮衬也就少了。
04.我被爸爸告了
不久前,父亲酒后中风。
经救治后,半边身子不能动弹,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公公婆婆恰好也相继住院,她和老公忙里忙外,还要照顾刚上小学的儿子。
而且,当时出行也不便,所以在得知父亲病情稳定后,她没有回去,但转了8000块钱过去。
谁知,过了几天,父亲的再婚妻子打来电话,说女儿也有赡养父亲的责任,怎么能只拿几千块钱就打发了事?
最后还指责她,自己的爸爸不照顾,跑去照顾婆婆?
半个月后,她去看望了父亲,又拿了10000给父亲,但父亲一家人不满意,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让她出30万赡养费。
她被围在房间的一角,像小时候一样瑟瑟发抖。30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她就算愿意给,一时之间也拿不出来。
回家后,在婆家人的支持下,她和父亲一家人据理力争。
父亲说,当初和母亲分开时,一次性支付了她的抚养费,而且,她上大学时,也给过她生活费。现在,她必须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父亲的再婚妻子还说,如果她不给30万赡养费,就去告她。
当初,父亲确实给了抚养费,只是那时候的工资水平低,母亲拿到手的抚养费,大概两万左右。
至于她上大学时的生活费,父亲指的是1000块钱。
父亲的话,让她陷入痛苦之中。原生家庭缺爱的她,极度渴望亲情,但父亲却把这一切弄得像交易一样。
她知道,自己也有赡养父亲的责任。
实际上,每年中秋、春节、生日,她都会给父亲发红包。更何况这些年,父亲还向她借了不少钱,她从来没有让父亲还过。
不久后,她接到应诉通知书。
父亲一家人,真的把她告了。那一刻,她反而感觉到轻松,很平静地告诉老公:“我被爸爸告了……”
正如老公所说,摆脱噩梦的最好办法,就是直面恐惧。
同样,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勇敢去面对。
李妍现在很坦然,依照程序,按部就班。然后,等待最终判定,无论结果怎样,她都接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