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成什么事情时,不知道你会不会和我一样,总有这样一种心态,想等一个好时候再开始,比方说运动。
收到校园乐跑通知时,一开始,总碍于白天过于密集的课表,又或是晚上有其他安排,我总想着说下周开始也不迟,等到下周的某个时刻,我再动身。
可那一周还没有结束,我偶尔知晓朋友利用空闲时段,已经完成好几次乐跑。
又比方说,好好吃饭。
刚回到学校的那一阵,食欲低下。
直到一两天前,我打开手机的外卖,面对着信息丰富、选择多样的商家界面,一下子提不起劲,无法在众多可能性里决定晚上吃什么好。
那一刻,我感到好难过。
为自己没能稳定地好好吃饭这件事感到很抱歉。
如果说我们是一台发动机,每天在众多事情里不断消耗能量,保持着轰隆隆的、高频的忙碌。
吃上可口的饭菜时、咀嚼鲜嫩的肉时,喝上清甜的汤时,整个人的心情会变得很愉快,躺在舒服的椅子上,瞬间圆鼓鼓的肚子也充盈着饱腹感。
光是这些简单的时刻,就足以让吃饭成为疲忙一天里极其重要的能量补给。
美曰其名“等一个好时候”,试图让自己在那之前蓄力待发,再以一个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的状态投身其中,事情会如我所愿,进展得很顺利。
于是,每一件事情的起步,都得等到一个好时候。
如果做不成,也可以被冠以“我没有准备”的由头。
却忽略了,那些看似下定决心的时刻,粉饰掉了背后迟迟未践行的真实面貌。
与其过后面对一次次没有做好、没有做成的自我问责,倒不如让自己实实在在沉下心来,想做的、要做的、该做的,一件一件去尝试、去解决、去执行。
当我意识到,在好好吃饭这件事上有愧于自己之后,原先想法中的应付也慢慢被“我要吃好”的念头所替代。
我开始重视、并认真对待吃饭这件事,想让好好吃饭成为生活里不可忽视的长久一环。
也是听完朋友的运动经验分享后,在时间的空隙里见缝插针,我开始尝试长跑和动作训练。
撑过运动时的“痛苦感”,也迎来舒畅的身心。
老实说回校后的日子,明显地感受到自己没有了上学期的从容感,总有被赶着走,日子一天天就这样松散地过着。
可当我只是在“运动”和“吃饭”这两件事稍微用心了一下下,那份对生活加以把控的自如,就让我找回该有的生活面貌。
我知道没有等来的好时候,所谓的“好时候”,该是一次又一次为此认真、用心践行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