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如厕时别忘了观察尿液颜色,若呈现深黄,要小心3种疾病

2022-08-29   金兰中医学社

原标题:日常如厕时别忘了观察尿液颜色,若呈现深黄,要小心3种疾病

泌尿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理活动之一,根据临床专家分析,健康人群每日排尿次数大概为6-8次,总泌尿量为1500ml左右,大致相当于每日饮水量的80%。

在医学研究领域,人体排出的尿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常而言,正常人产出的尿液中99%以上是水,剩下的则是无机盐、尿素还有尿酸。

而且,和大多数影响不同,尿液是“严格无菌”的液体,这是因为在肾脏组织的多次过滤及吸收下,尿液几乎不含任何微生物,因此具有冲刷尿道、维持卫生的作用。

此外,当身体出现某些病变时,尿液也会第一时间给出反馈,其生理活性与组织构成可能会发生较大改变。

例如尿液含糖代表着糖尿病、含蛋白质代表着蛋白尿、什么都含代表着尿毒症……

所以平时如厕期间,请多观察自身尿液的性状与颜色,如果其色泽呈现出浓茶状,还请您当心这3个体质变化。

1.水钠代谢失衡

尿液深黄一般被认为是“上火”的代表,饮水量不足,而且经常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群会出现类似情况。

但如果您平时饮水量充足,并且吃得也较为清淡的话,就应当警惕是否有水钠平衡紊乱症状。

人体内部的渗透压主要依靠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维持,如果过多摄取钠盐,就会导致细胞间隙液与体液浓度上升,从而导致细胞失水、尿液形成速率降低。

同时,水钠失衡后的潴留现象还会引起患者全身水肿、排尿困难,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有类似情况的朋友请尽早就医治疗,同时还可以煎服一些利尿的中草药,发挥综合调理效果。

2.肾脏代谢疾病

肾脏是人体泌尿系统中枢,同时也是人类唯一具有“备份”的器官类型。

尿液颜色变深可能是因为其中的无机盐与尿素浓度上升,这从侧面反映出人体肾脏的过滤与重吸收功能有所欠缺,即意味着肾功能呈现下行态势。

肾脏疾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疼痛与不适感,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略。所以,学会自查自身尿液健康状况,对排查肾病风险尤为重要,请您予以更多关注。

3.肝脏病变

肝脏同样是人体代谢与排毒的重要器官,而且和肾区相比,肝脏所具备的功能更加丰富,所承担的工作负荷也更加沉重。

当肝脏受损、肝功能下降时,身体代谢废物会通过血液循环向肾脏区域淤积,此时肾小球和肾小管的负担会骤然增加。

如果这些废物中还含有胆红素等色素物质,那么经此产生的尿液颜色自然就会变深。

因此,当尿液颜色改变时,请别轻易视作“上火”,若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及时就医进行尿检、找出病根所在才是正解。

【本图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